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德国新型纯电动汽车电机曝光,不用稀土,磁铁,传动效率96%以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2   来源:风电网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65
核心提示:德国汽车零部件公司马勒,开发出高效率的EV用电动机,预计不会出现稀土供需压力。与内燃机不一样,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奇地简单,我想很多人小时候都玩儿过“四驱车”里面就有一个电动马达。 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使用方便、运行可靠、价格低廉、结构牢固。 所以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能够旋转的东西,比如说电吹风,吸尘器等等,都有电动机的身影。而纯电动汽车里的电动机,相对来说就大得

   

德国汽车零部件公司马勒,开发出高效率的EV用电动机,预计不会出现稀土供需压力。
与内燃机不一样,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奇地简单,我想很多人小时候都玩儿过“四驱车”里面就有一个电动马达。
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
电动机使用方便、运行可靠、价格低廉、结构牢固。
所以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能够旋转的东西,比如说电吹风,吸尘器等等,都有电动机的身影。
而纯电动汽车里的电动机,相对来说就大得多,也复杂得多,但是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电动机中所需要的传递力的材料,从电池中导电的材料就是电机内部的铜线圈。
而形成磁场的材料正是磁铁。
这也是构成电动机的两个最基本材料。
过去,电动机中使用的磁铁主要是铁制的永磁体,但问题是磁场的强度是有限的。
因此,如果将电机的尺寸缩小到今天插入智能手机的程度,则无法获得所需的磁力。
然而,在 1980 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永磁体,叫做“钕磁铁”。
钕磁铁的强度大约是传统磁铁的两倍。
因此,它被用于比智能手机更小、功能更强大的耳机和头戴式耳机中。
除此之外,我们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钕磁铁”。
现在,我们生活中一些扬声器,电磁炉,手机中,都包含有“钕磁铁”。
而今天电动汽车能够如此迅速地启动的原因是由于“钕磁铁”可以显着改善电机的尺寸或输出。
然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这是因为钕磁铁中使用了稀土。
而稀土资源大部分都在中国,根据统计,世界上大约97%的稀土磁铁原材料是由中国供应的,目前这种资源已经被严格的限制出口。
在开发出钕磁铁之后,科学家们试图开发出更小、更强大、甚至更便宜的磁铁,但都失败了。
由于中国控制了各种稀有金属和稀土的供应,也有分析认为电动汽车的价格不会像预期的那样下降。
然而,最近,德国汽车技术和零部件开发公司“马勒”成功开发出一种完全不含稀土元素的新型电机。
开发的电机根本不包含磁铁。
这种电机方法就是“感应电机”,它通过使电流流过定子而不是电流可以流过的磁铁来产生磁场。
此时转子受磁场作用时,会感应出电动势能,两者相互作用产生旋转力。
简单地说,如果通过用永磁铁包裹电机来永久产生磁场,那么这种方法就是用电磁铁代替永磁体。
这种方法有很多优点,操作原理简单,非常耐用。
最重要的是,发热效率几乎没有降低,钕磁铁的缺点之一是在产生高热量时其性能会下降。
但是它也有缺点,由于电流继续在定子和转子之间流动,因此发热很严重。
当然,可以充分利用收集产生的热量并将其用作车内加热器。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缺点。
但马勒公司宣布他成功开发了一种无磁电机,弥补了感应电机的缺点。
马勒在其新开发的无磁电机中拥有两大优势。
一是不受稀土供需不稳定性影响。
如上所述,目前用于永磁铁的稀土金属大部分由中国供应,但无磁电机则不受稀土供应压力的影响。
另外,因为不使用稀土材料,所以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供应。
另一个是它显示出非常好的效率,电动汽车中常用的电机的效率约为 70-95%。
换句话说,如果您提供 100% 的电源,则最多可以提供 95% 的输出。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铁损等损耗因素,输出损耗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据说在大多数情况下,马勒的效率超过 95%,在某些情况下高达 96%。
虽然具体数字还没有公布,但预计续航里程相比前代车型会略有增加。
最后,马勒解释说,开发的无磁电机不仅可以用于普通乘用电动车,还可以通过放大用于商用车。
马勒表示已开始量产研究,他坚信,一旦新电机的开发完成,他将能够提供更稳定、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电机。
如果这项技术完成,也许马勒的先进电机技术可以成为更好的电动汽车技术的新起点。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