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绕组槽电位测试(转子吊出,定子清扫后)目的: 检查定子线棒受到电腐蚀的程度。
良好的线棒,表面电位一般都在10V以下。
当发生电腐蚀时,线棒表面电位剧增,当表面电位达到130-150V时,即可产生火花放电。
标准要求:测量线棒表面与地之间的表面电位不大于10伏(槽电位测试不属于大修标准项目,属于大修要求试验项目)在运行中测温元件电压升高(反措要求每年运行中测量测温元件对地电位)、槽楔松动或防晕层损坏时测量。
试验接线图槽电位测量示意图1.2测量金属探针或其他非绝缘导体;3——定子绕组 1、2——测量金属探针或其他非绝缘导体 ; 3——定子绕组注意事项:1.试验时对定子绕组施加的额定交流电压值,注意所加试验电压为相电压;2.选择用高内阻电压表对每槽线棒上、中、下部表面对地电压进行测量;3.在测试槽电位前应先测量各相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及极化指数合格后方可加压进行槽电位测试;4.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站在绝缘垫上,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电腐蚀产生原因:由于定子线棒在槽内气隙太大,松动造成接触不良,容易产生气隙放电,加上发电机运行的电磁振动和热化的综合作用,导致电腐蚀越来越恶化。
可以利用测量线棒与槽壁间的气隙电压或者接触电阻来检查电腐蚀的程度。
案例分析:某水电站机组运行中,巡检人员闻到异味,停机检查,B相绝缘为零,经排查需吊转子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