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6日电(邢宝玉 王文堃)近年来,哈密市大力引进和培育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壮链,不断提升关键部件研发和数字化生产水平,提升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走进三一重能(巴里坤)大兆瓦智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叶片生产车间,这里正在生产一批销往哈密市和塔城地区的叶片订单。
产业园自今年7月投产以来,已建成2条叶片生产线,主要生产长度为95米和112米的叶片。
“到目前来说的话,现在已经有28只的成品叶片已经产出了,现在正在加工过程当中计划今年下半年会产出100套叶片。
”三一重能(巴里坤)风电装备有限公司制造管理专员张腾飞说。
三一重能(巴里坤)大兆瓦智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工业园区。
项目投资近10亿元,占地面积达到675亩,能够生产8兆瓦到1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和94.5米到新疆在用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的136米超长风电叶片。
为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公司在叶片成型、后处理等环节加大数字化建设,提高生产效率。
近年来,有着新疆“东大门”之称的哈密市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哈密市规模以上风电装备制造业企业14家,风电设备各种零部件本地制造比例在70%以上,成为全国第六大和西北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哈密中车新能源电机有限公司,就在一周前,公司完成了首台自主研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新产试制,相比以往的直驱机组和半直驱机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在成本上有10%~20%的降幅,在发电效率上有3%~5%的提升。
近年来,该公司通过技术研发,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获得了可观的市场占有率。
产品由过去的小兆瓦机组发展到现在的6兆瓦、10兆瓦等大型机组。
依托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善的风电装备产业链,企业每年订单超400台,生产的风电机组销往国内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并出口至哈萨克斯坦。
截至目前,哈密市已具备年产风电整机1700万千瓦、发电机500万千瓦、叶片1200套、塔筒1300套、机舱罩650套的生产能力,通过持续推动技术更新迭代,让哈密风电装备走在了新疆前列。
“进一步延链、补链、壮链。
在现有风机、叶片、塔筒、机舱罩等产业基础上,积极引进一批齿轮箱、轴承、背板等生产企业,提升全产业装备制造能力,打造百亿级现代装备制造基地。
”哈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窦仁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