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发电,还能治沙,这是中国沙漠光伏的独特优势。
而在新疆米东区北部沙漠中,有着世界最大单体光伏项目,年发电量可达60.9亿瓦时,可供一个小国家用一年。
未来电费会降吗?也有人说沙漠里的光伏治沙是夸大宣传,实际效果不尽人意。
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中,有一片醒目的蔚蓝色光伏“海”,通过光伏板和植物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发电和治沙合二为一。
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沙漠光伏的治沙原理光伏治沙的核心是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物,实现一块土地的双重利用。
为保持光伏板的清洁和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光伏基地会定期对光伏板进行清洗。
这些水源也会流入沙土中,为植物生长提供部分水源。
但是这些水源的水量不大,还不足以保障正常植物的生长。
而像黄芪、紫穗槐这类植物,不仅能适应沙漠的干旱,生长高度还在0.5米到1米之间,低于光伏发电板1米以上的安装高度,非常适合在光伏板下种植。
同时光伏板还可以避免它们被阳光直射,减少20%到30%的蒸发量。
如果沙漠里的风沙覆盖在光伏板上,最大可影响30%的发电效率。
严重的话,甚至还可能掩埋光伏板。
而生长在光伏板下的植物可以固定周围松散的沙土,减少风沙的扬起,防止沙丘进一步扩散。
这样一来光伏发电效率不仅不会降低,甚至还会因不被风沙困扰得到提高。
可谓,一箭双雕。
沙漠光伏一年可发多少电?不过除治沙外,为人们带来清洁能源才是光伏基地最重要的任务。
截至2023年,国家电投共完成8个光伏治沙项目,总治沙面积达到了4.4万余亩。
其中宁电入湘第二期20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电网提供38.5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减少117万吨标准煤的燃烧,这无疑会助力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
而在新疆米东区北部沙漠中,新疆米东3.5吉瓦光伏项目于2024年5月29日成功并网,预计年发电量达60.9亿瓦时,可为300万户中国家庭提供一年的用电量。
要知道像卢森堡、赞比亚这样大小的国家,总人口分别为65万、60万。
而2022年,卢森堡全国用电量约66亿千瓦时,60.9亿瓦时足以为一个小国家发电一年。
既然电力这么充足,未来的电费会降吗?未来电费会降价吗?意大利的民用电费为3.16元/度,法国为2.72元/度,德国为2.66元/度,而中国的生活用电自30多年前到现在,一直保持在0.5至0.62元/度。
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电费相对较低,因为中国人口多,用电需求大。
未来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设备投入市场,用电需求会变的更多,大力发展沙漠光伏正是为了做好充分准备。
综合来看,光伏技术在推动清洁能源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值得继续在沙漠地区进一步推广,使中国出现更多“沙漠绿洲”。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在沙漠中铸造出新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