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清洁、稳定的能源,核能在过去半个世纪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低碳电力,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核能也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
从“一堆一器”到“核能三步走”,中国核工业走过了艰苦卓绝、光辉灿烂的历程。
今天,一起重走核工业路,追寻核工业先辈创业足迹,探寻大国底气从“核”而来——筑牢中国核工业“硬核”底气北京西南郊区的一片荒滩和田野上,有一座因“核”兴建的小镇——房山新镇。
这里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便坐落在这里。
1955年,党中央作出了大力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并决定从苏联引进一座7000千瓦的重水型实验性反应堆和一台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
从1956年破土动工,仅仅两年多,一座新的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就在荒滩上拔地而起。
核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反应堆、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核科技水平集中体现在反应堆、加速器的先进程度。
1958年,在苏联的援助下,原子能院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简称“一堆一器”),中国进入原子能时代,我国核科学研究的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有了显著提升。
围绕“一堆一器”,原子能院在我国“两弹一艇”研制攻关中作出历史性贡献,产出了一大批世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核科技事业和核工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被誉为我国核工业的“摇篮”和“老母鸡”。
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7位曾在这里建立功勋。
“一堆一器”见证我国核工业从零起步的历史,这里是中国核工业的起点,也是我国“硬核”的底气开端。
如今,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已经停闭,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已经退役。
原子能院也已从“一堆一器”走向“多堆多器”,成为国内加速器与反应堆类型最多的综合性研发基地。
在反应堆方面,从1964年,原子能院自主设计和建成我国第一座国产反应堆——49-2游泳池式反应堆,到1984年,我国第一座微型中子源反应堆(原型微堆)建成,再到2010年,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国实验快堆相继建成……原子能院加快建设一体化快堆核能系统,推动我国核能技术升级换代,确保核能“三步走”战略走稳走实走好,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解决方案。
伴随着反应堆的快速发展,原子能院加速器的研发也不断取得突破。
从最初的几百KeV的低能加速器,到如今的230MeV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BNCT(硼中子俘获治疗)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等,一批批中高能加速器的逐步产业化,正为或将为一些医疗、工业等领域高精尖课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探索全球核电“未来选择”海南是我国全国核电占比最高的省份。
在海南昌江,蓝天白云,椰风海韵。
核电基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绘就一幅绿色画卷,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蓬勃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强有力的绿色清洁能源支撑。
“玲龙一号” 便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建设。
“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压水堆,也是继“华龙一号”后,我国核电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
作为华龙一号的“小兄弟”,小堆“玲龙一号”是名副其实的“玲珑”。
小堆虽小,却并不是简单将大型压水堆“小型化”,在“玲龙一号”的众多特征中,最显眼的,就是一体化设计和模块化建造。
一体化设计,就是将反应堆多个核心设备集合在一起。
如果说传统大堆是由屏幕主机键盘鼠标组成的台式电脑,小堆“玲龙一号”就是一体式笔记本,轻巧、便捷、安全。
采用模块化建造,指“玲龙一号”的主系统和施工均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工厂批量制造成为可能,通过流水线生产、运输和快速装配,组装核反应堆就像组装家电产品,简单、迅速、高效。
以上种种,构成了“玲龙一号”安全度极高、可以灵活布置、经济环保等诸多优点,也使它成为实打实的“全能选手”,不仅可以用来核能发电,在区域供热、海水淡化、工业供热等非电领域也是样样拿得出手,高效解决内陆地区、海岛、海上油气钻井平台等地的能源需求,所以又称作“移动充电宝”。
作为全球首堆,“玲龙一号”建设无可借鉴经验。
项目团队以高质量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强化项目整体策划,采取“接力棒”式的工程统筹管理模式,将任务层层分解,抓细落实,保障上部筒体拼装、无损检测等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使上部筒体吊装具备提前吊装条件。
截至2024年3月,小堆项目已开工32个月,项目里程碑节点共27个,已完成15个一级里程碑节点。
现阶段小堆项目进入安装高峰阶段,核岛反应堆厂房外穹顶吊装就位,常规岛汽轮机安装开始。
目前工程建设已全面进入全面安装阶段,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整体可控。
更小巧、更灵活、更安全、用途更广泛的“玲龙一号”,不仅仅是“核能充电宝”,更是大国重器中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代表着中国核能技术的新高度,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我国核电在不断突破中,创造辉煌。
未来,让我们期待“玲龙一号”带来更多的“核选择”。
揭开“人造太阳”神秘面纱我国核能发展实施“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中,将聚变能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最终一步。
万物生长靠太阳。
在太阳内部,就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核聚变,为大自然带来最普遍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