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两会时间|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建议稳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增强新增项目投资信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2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风力发电机   浏览次数:76
核心提示:财联社3月5日讯(记者 刘梦然)2023年以来,各省纷纷出台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让可再生能源投资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经常承担超额偏差电费风险,收益难以保障。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提出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各省新能源电价政策的监管,定期组织核查,及时纠正各省新能源项目电价新政策有悖于原有政策的情况,促进新能源可持续投资。当前,根据各省可再生能源占比不同,入市比例要求不一,部分省份甚至要求100%参与市场化交易。曹仁贤在建议中提到,可再生能源发电是一次性投资项目,其出力存在随机性、间

   

财联社3月5日讯(记者 刘梦然)2023年以来,各省纷纷出台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让可再生能源投资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经常承担超额偏差电费风险,收益难以保障。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提出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各省新能源电价政策的监管,定期组织核查,及时纠正各省新能源项目电价新政策有悖于原有政策的情况,促进新能源可持续投资。
当前,根据各省可再生能源占比不同,入市比例要求不一,部分省份甚至要求100%参与市场化交易。
曹仁贤在建议中提到,可再生能源发电是一次性投资项目,其出力存在随机性、间歇性,也没有燃料等原材料进项,现行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主要针对常规火电机组制定,没有体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特性,因此与常规火电“无差别”竞争,可再生能源投资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经常承担超额偏差电费风险,收益难以保障。
同时,国内绿电绿证交易尚未全面实施,可再生能源的低碳环保价值未得到兑现。
在没有环境价值保障的情况下高比例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可再生能源发电资产面临严峻的不确定性。
曹仁贤认为,在完备的电力市场机制建成之前,存量项目大比例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电价必将发生波动,初始投资收益逻辑不能成立,也影响未来新增项目投资信心。
对此,曹仁贤提出建议,应当稳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电价。
建议针对存量可再生能源项目,严格执行国办函〔2022〕39号及发改能源〔2019〕19号的规定,按项目核准时国家及当地规定的上网电价签订长期固定电价购售电合同(不少于20年),并确保项目所发电量全额上网。
针对2024年及以后的新建项目,曹仁贤建议每年根据各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度电成本加配套储能成本及合理收益原则核定当年新建项目的发电上网价格,和各地煤电价格脱钩,其中合理利用小时数内电量以核定电价签订购售电合同(不少于20年),超合理利用小时数外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
在绿电绿证方面,当前国内绿电交易仍以自愿交易市场为主,存在交易量小、交易价格低等问题。
配额制的强制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并行将是绿电绿证交易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
对此,曹仁贤建议,应该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绿电绿证及交易管理机制,推进绿电绿证交易市场走向成熟,适时建立“配额制+绿证交易”制度,释放绿电供需双方发展潜力。
今年两会期间,曹仁贤还提出关于扩大自愿减排交易范围,进一步健全完善碳市场的建议。
目前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虽已重启,但还存在碳市场活跃度偏低、面临出口贸易的碳风险,以及国内绿电、绿证市场与碳市场脱节,需求潜力激发不足等问题。
对此,曹仁贤建议,应该扩大自愿减排交易覆盖范围,积极鼓励民间市场主体交易;坚持碳市场制度的守正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国碳市场;适度提高全国碳市场控排企业每年可使用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比例,加强绿电、绿证与碳市场的衔接。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刘梦然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