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核电建设加速!国常会核准5个核电项目,“华龙一号”机组占主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2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94
核心提示: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文多核电发展再次提速。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次核准的核电项目包括:中国核电(SH601985,股价11.35元,市值2143亿元)旗下的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所属山东招远、广东陆丰和浙江三澳项目,以及国家电投广西白龙核电一期工程。上述项目共计11台核电机组,其中,此次中广核获得核准的6台核电机组中,“华龙一号”机组占据主导,江苏徐圩一期工程还将采用第四代核电

   

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文多核电发展再次提速。
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次核准的核电项目包括:中国核电(SH601985,股价11.35元,市值2143亿元)旗下的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所属山东招远、广东陆丰和浙江三澳项目,以及国家电投广西白龙核电一期工程。
上述项目共计11台核电机组,其中,此次中广核获得核准的6台核电机组中,“华龙一号”机组占据主导,江苏徐圩一期工程还将采用第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组合的方案建设核能供热系统。
新机组以“华龙一号”为主据中广核公布的信息,本次核准的陆丰1号及2号机组的单台机组容量为1245MW,招远1号及2号机组的单台机组容量为1214MW,苍南3号及4号机组的单台机组容量为1215MW。
6台核电机组中,“华龙一号”机组占据主导,这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重要进展,我国核电建设将取得新的突破。
中广核表示,新获得核准的招远项目,是中广核在山东落地的首个核电项目,也是中广核第10个核电基地。
截至目前,中广核在运核电机组28台,国内在建核电机组16台,在运在建总装机规模达5116.2万千瓦。
据测算,单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年发电量近10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1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年度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超2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740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植树造林超2万公顷。
中国核电在8月19日晚表示,此次核准的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创新采用“核反应堆-汽轮发电机组-供热系统”协同运行模式,以工业供热为主、兼顾电力供应的核动力厂,建成后将为连云港万亿级石化产业基地大规模供应高品质低碳工业蒸汽。
江苏徐圩一期工程采用“华龙一号”和第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组合的方案建设核能供热系统。
一期工程拟建设2台“华龙一号”压水堆核能发电机组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能发电机组,配套建设蒸汽换热站,首次采取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通过“华龙一号”主蒸汽加热除盐水制备饱和蒸汽,再利用高温气冷堆主蒸汽对饱和蒸汽二次升温,建成后设计工况下将同时具备高品质蒸汽供应能力和发电能力。
中国核电表示,江苏徐圩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年供应工业蒸汽3250万吨,最大发电量超115亿度,每年可减少燃用标准煤72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960万吨,将有效缓解高耗能产业减排脱碳压力。
核电发展进程加快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至2023年,我国核准核电机组数量分别为4台、4台、5台、10台和10台,本次核准的核电机组规模为近年来新高。
2024年4月15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截至当时,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3030万千瓦,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949亿元,较上年增长272亿元,增长额创近5年最高水平。
同时,我国核电发电量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4333.71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
相较于燃煤发电,2023年我国核电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超过1.3亿吨。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中国的核电发展边际正在改善。
我国核电电源投资额与中国核电的资本开支均呈上升趋势,带动了我国核电设备行业规模增长。
核岛设备不仅在核电设备成本中占比最高,技术壁垒同样较高,行业格局较为稳定。
未来随着我国核电设备的发展,核岛设备的相关企业必将快速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