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万木争荣,人才学院喜讯频传。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所属的《培训》杂志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培训平台。由《培训》杂志社主办的“中国人才发展菁英奖”历时八年多的发展,业已成为国内企业培训与人才发展界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大奖。前七届累计参评企业超过1600家,本届参评企业317家,评审专家组由国内外知名行业专家顾问、商学院教授组成,从战略投资、人才储备、培训运营、学习设计、绩效改善、文化生态六大维度对参评企业大学进行综合评估,经过资格审查—考察—初评—复评四个阶段的严格评审,人才学院以过硬的实力冲破重围,获得“优秀企业大学”和“最佳学习项目”两项大奖。
融入改革,日进日新
集团重组后,人才学院积极响应 “成为集团全员培训、终身学习的推动者和实施者”的要求,持续优化平台功能架构,持续提升学员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新里程、新起点
人才学院将以人才标准为出发点,创新性开展学习资源开发,科学配置学习资源,强化与员工能力提升、集团学习培训、组织人才发展的联系,将线上学习平台和线下培训基地有机结合,实现员工学习的个性化、培训体系的敏捷化、人才培养的规模化,为集团人才培养与发展保驾护航。
◆ ◆ ◆ ◆
匠心做精品
行稳致远攀高峰
◆ ◆ ◆ ◆
培训项目是企业大学最基础最核心的产品,是企业大学核心能力的最重要的载体。重组前的十年,人才学院借鉴业界先进理念,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形成了“R-ADDIE”、“思、知、练、行”等独具特色的项目设计模型、项目运营方法论和管理流程,形成以党校研修班、中青二班、优秀80后培训班等为代表的一批精品项目,构建了完整的领导力学习地图。重组后,人才学院将领导人员培训的经验和能力迁移到专业技能培训,以产品思维、工匠精神着力打造专业技能精品培训项目,通过打造精品,沉淀组织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在一年的时间里,形成以南非民用核能项目、技能大师培训项目、新锐训练营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精品项目。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大背景下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商业价值。该项目基于标准的培训规划和实施流程展开,同时能很好地借助内外部资源,建立了完善的涉外课程体系”。
技能大师培训项目中突出
创新
采用混合式学习,对接实践,初步形成了“有价值、可输出、能对接”的项目推广成果。学院创新策划和知识运营的能力大为提升。在2016中国企业大学排行榜评选中,该项目成功获得“最佳学习项目”奖。
新锐训练营培训项目中突出
标准
统筹指导各特色基地,实施了2584名新入职高校毕业生的培训。训前出标准、训中抓保障、训后统评估,实现了以标准化为前提的集团公司系统新员工“1+N”培训协同新格局。学院标准建设和统筹指导的能力大为提升。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7年,人才学院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大精品项目建设,在年度计划落实中突出研修班、骨干班、示范班,确定重点项目25个;建立了重点项目领导班子集中研讨机制;开展“一板块一精品”活动,将任务落实到部门。让精品项目建设有计划、有保障、有抓手,人才学院的精品项目建设从重点突破向体系化发展迈进。
从服务于集团“一型两化”战略目标和重点人才工程出发,学院编制了《人才学院“十三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系统地解答了学院使命、愿景、功能、定位、核心业务、总体目标等发展的核心问题。
明确管理体系系统升级的基本思路,总结为《“1+5”管理体系建设方案》,确定了以“战略、现代、服务”为宗旨的管理创新的30个方面。
明确需要解决的制约学院发展的15个结构性、体制性和机制性难点问题,强化支撑集团七大动能的能力,针对性地制定了《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实施方案》。
一规划两方案,形成了学院在“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一体两翼”的总体工作格局。
从事务专家向业务伙伴转型
学院年内开展“集团公司专业、技能人才发展研究”、“核电运营人员培训体系建设”、“企业大学培训需求生成机制研究”等专项课题研究,着力解决新时期培训工作的供需精准适配问题,提升动态响应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战略需求的速度、参与培育集团公司产业布局新动能的力度、主动服务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
参与推动落实集团公司员工职业发展管理办法的实施,致力于建立专业技能人才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配套使用体系,打造适应集团公司战略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打通学习路径、培养路径和职业发展路径,发挥学院在教育培训、人才评价及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主基地作用。学院对接集团阶段工作重点,策划了企业文化、安全质量、法治央企、创新战略、国际化战略五大主题宣贯方案和十大管理工具应用课件开发计划。对接企业发展需要和生产实际,承办中电永新(越南项目)620MW生产人员培训班,优化技能大师、新锐训练营方案。
从独立实体向平台服务转型
远程移动平台突出“服务”,对接需求,通过打通人力资源主数据接口、试点建立云存储中心、在线课程开发与整合、平台试用推广等方式,持续进行资源和功能升级。特色基地平台突出“协同”,秉承“共生、共建、共创、共享、共赢”的发展理念,发挥专业和区位优势,着力系统培训资源统筹融通,推动共建共享教育培训大平台。
以党建和企业文化保障发展
深入落实“大党建、强体系、聚人心、创价值”工作思路,发挥党团组织的领导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说到做到,做就做好”的工作作风,营造积极进取的“家园文化”,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业热情,让“学院因我更精彩”深入人心。
人才学院企业大学建设的良好实践在企业培训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此次“菁英奖”优秀企业大学评选,评审组对人才学院给予了高度评价
“国家电投人才学院的发展紧贴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功能定位高,围绕集团主营业务和发展战略,形成了四大主体培训、三大配套业务、三大核心平台的业务结构。同时,其课程体系较为完备,学院自主创新形成的‘R-ADDIE’ 和‘思、知、练、行’模型,强调学习、思考与实践的紧密连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年之计在于春
转型发展之年,人才学院将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决策部署,坚定“一定要将人才学院办好”的治校信念,坚持“分类、梯次、按需”的办学原则,坚持“创新、奋斗、转型、突破”的工作主线,围绕“一体、两面、四点、四线”,以改革和创新双轴牵引,以标准、体系、品牌、文化四轮驱动,加快需求响应、加快业务优化、加快队伍建设,助力弯道超车。
一体 “十三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两面 “1+5”管理体系建设方案、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实施方案
四点 核电国际化培训项目、新锐训练营项目、技能大师项目、IDP项目
四线 七大动能、五大主题、四力工程、集团员工职业认证发展体系建设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站在集团公司转型发展的新起点上,人才学院将再接再厉,“讲集团故事、育绿色人才”,全力打造集团公司的“人才家园”和“精神家园”,助力改革创新、助力动能积聚、助力文化引导,助推“弯道超车”,致力于建设“智慧校园、人文校园、国际校园”,全力打造国家电投职业教育培训品牌,全力构建人才开发的国家电投模式,全力迈向国内国际一流企业大学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