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大姜生产,我为什么力挺六米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2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67
核心提示: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由露天种植、平膜、2米棚、4米棚、6米棚的产量就是高。主要原因有两点:一,产量高大姜是无限生长作物,只要不下霜冻坏了茎杆、叶片,它就长。也就是说,种植时间越早,积温越高,产量就会越高。而其它模式的(6米以下)种植时间,积温和保温效果都比不上6米棚。当然产量也比不上6米棚。有许多产区还停留在平膜和2米棚模式上,这样延续下去,产量很难提升。只要正常管理,6米棚亩产每年每亩稳定在12000斤净姜左右很平常。但是其它模式一般都保持在亩产净姜8000斤左右,想达到亩产一万斤都想当费劲。当然,偶尔也

   

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由露天种植、平膜、2米棚、4米棚、6米棚的产量就是高。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产量高大姜是无限生长作物,只要不下霜冻坏了茎杆、叶片,它就长。
也就是说,种植时间越早,积温越高,产量就会越高。
而其它模式的(6米以下)种植时间,积温和保温效果都比不上6米棚。
当然产量也比不上6米棚。
有许多产区还停留在平膜和2米棚模式上,这样延续下去,产量很难提升。
只要正常管理,6米棚亩产每年每亩稳定在12000斤净姜左右很平常。
但是其它模式一般都保持在亩产净姜8000斤左右,想达到亩产一万斤都想当费劲。
当然,偶尔也有个别地块会创高产。
前提是偶尔,而不是持续稳定。
姜友们,即然咱们选择了种姜,无论亩数多少,都要想尽一切办法把产量搞上去,多卖几个钱。
其实,6米棚也多花不了多少钱。
况且,棚管如果用里外渡锌的还能用好几年。
再就是膜稍贵点,工其实都差不多。
但是产量缺差大了。
想信这个帐姜友们会算。
说起媳妇还打发不起媒人钱?已经是投资不少了,再紧巴紫巴,全部6米棚。
我的意思是:宁肯少种几亩,也全部6米棚。
必竞,每亩差4000斤也不是小数目。
姜友们,听我句劝吧!多卖了钱不给我啊!二,价格就目前大姜价格来看,昌邑各大洗姜场,精品都在4元以上,优质也三块八九。
其它模式种的姜,精品三块多,优质两块六以上。
其品相不同,卖价也不同。
基本上相同质量的大姜价格就要差一块钱。
这可不是小数字,亩数多了,数就大了。
价格差距不是单纯今年有,而是这些年,年年如此。
少长了姜,卖价再低,反来复去双跺脚,亩纯收入明显差距。
所以,近些年昌邑大姜生产多以6米棚为主。
虽然棚钱稍贵,但是产值高啊!我真心希望咱姜友们把大姜的质量和产量搞上去。
在这里我可以给咱姜友们一个承诺:如果觉得于师傅这两下子还行,明年全程指导生产!全部都是免费的。
如果想加入大姜群进行多区域技术与信息沟通,欢迎加入大姜高产技术群!(具体联系方式可以在文章后面的留言中找,或私信联系。
平台不让带联系方式)从现在流转土地,储备粪肥开始。
不过有一样我的和咱姜友们说明白。
尤其是刚关注我的粉丝姜友,抽空把我以前发布的文章多看看,以免沟通费劲。
这点希望姜友们勿必做到。
因为沟通障碍也是个麻烦事。
于师傅就是于师傅!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