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来喽~
又到了一年一度“牵手”的季节
近年来
“牵手”的央企引发市场密切关注
“牵手”后企业如何融合?
能否达到整合的预期效果呢?
今天
小编给你讲讲
“牵手”两年后的国家电投
是如何做到资产“逆势”增三成的!
与重组前的两家公司资产之和相比,增长了26.5%。在电力行业过去一年多被“翻身”的煤价压到广泛亏损的背景下,这样的逆势增长颇为不易。
2015年5月,原中电投集团与国家核电重组成立国家电投,两家能源央企的“强强联合”,主要为了减少资源分散、重复建设,节约运营成本。
↓↓↓重组前↓↓↓
“核电必须成为集团业务的重中之重,打造成最突出的竞争力。”王炳华董事长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
↓↓↓ 重组后 ↓↓↓
瘦身健体
做行政的“减法”
继总部权力清单A版发布一年后,今年3月,国家电投再次发布修订的权力清单B版。至此,精干高效的新集团总部形成,朝着“管资产”向“管资本”的新管理模式又迈进了一大步。
两年前,刚重组的国家电投体量巨大,业务广泛庞杂。
如何有效整合资源
做好万亿级资产管理?
今年4月,国家电投发布《2017年度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实施方案》。
“如果不能触及管理方式的变革,其他所有的改革,都会变成表面化的简单加减法。”孟振平总经理说,只有自我革新提高效率,提升发展质量,才能真正迸发出重组活力。
重组伊始,国家电投就明确以清洁能源开发为主导。2016年核电、新能源的投资额占集团总投资的65%。目前,国家电投清洁能源比重达44.3%,遥遥领先于国内发电企业,光伏发电总装机更是位居世界首位。
24%。
2016年
集团净利润跃居五大发电之首
在国际化方面,集团境外业务已覆盖40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进入欧洲、澳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电力市场。
面对电力行业即将来临的新一轮重组,王炳华董事长指出 “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和产业链价值链高端集中,这是中央企业重组调整的核心原则。越是在行业重组改革的关键期,越要通过自身改革形成创新发展优势、体制机制优势,争取主动权和话语权。”
3.总书记视察一周年,国家电投交出丰厚答卷!
今天
点击标题看看全文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入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