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格力混改标杆意义浓厚,使得国企混改的力度远超预期。
分析人士指出,3月以来一系列宏观层面的政策和微观层面的事件,只是国企混改行情表现的起点和燃点,后续国企混改的加速推进有望释放更大的红利。
在加大国企混改方面,今年将推出第四批100家以上的混改试点企业,市场预期不断升温。
值得注意的是,与前三批混改共推出50家试点企业相比,第四批数量直接翻倍,改革力度明显增大,作为强催化的第四批名单落地也成为市场后续关注的焦点。
建议关注三大行业的国企混改机会。
A【军工】资产证券化继续提速 混改是国企改革的突破口,而军工混改又是国企混改的突破口。
从政策层面来看,近期混改相关政策不断出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此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改革提速。
据报道,国务院国资委牵头制定的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近期有望正式出台。
首批入选的十家央企如航空工业集团等在授权管理、组织架构设等方面形成的好经验,如以航空产品为主、专业化整合、在所属三四级以下单位全面推进混改工作等,有望在改革过程中被推广,试点改革将继续提速。
招商证券分析师王超指出,从产业层面来看,资产证券化作为混改的重要方式之一,有望继续加速。
2018年以来军工企业资本运作密集,包括核心军工资产整体上市,如中航沈飞、内蒙一机,以及科研院所优质资产证券化如国睿科技等,近期中船集团推进下属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有望引领行业资产证券化继续加速前进。
我们对各大军工集团旗下资产证券化相关标的进行了梳理,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中航机电、中航电子、中直股份、洪都航空、中国船舶、中船科技、四创电子、国睿科技、利达光电、航天电子、中国卫星等。
潜力股精选 中航机电(002013)受益行业快速增长 公司历经3次资产整合,已成为我国航空机电系统的旗舰平台,规模约占据中航集团机电子板块的一半,内生业务将直接受益于我国军机加速升级列装和民机国产化程度提升。
机电系统公司占据我国95%以上的航空机电市场份额,公司的航空产品占据其中一半,产品全面覆盖13个机电分系统,有望跟随行业景气快速增长。
国盛证券指出,公司是中航集团航空机电产业唯一整合平台,目前托管8家单位,包括航宇救生装备、609所等优质资产。
控股股东纳入国企改革“双百企业”,由试点向行动跨越的国企改革先锋之一,有望在资本运作和激励机制等方向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
中航电子(600372)资产注入值得期待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是航空电子系统产品,拥有较为完整的航空电子产业链。
公司直接控股的母公司为中航科工,最终控制人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东莞证券指出,公司托管机载公司14家企业事业单位,其中包括5家重点科研院所,托管公司收入规模相当于中航电子的三倍。
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启动,扫清科研所注入障碍,军工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改革目标。
2018年首批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完成转制,2020年其他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基本完成转制。
另外,航电资产盈利能力好于其他类军工资产,注入将明显增厚上市公司业绩。
中国船舶(600150)业绩弹性大 公司原有业务主要分布在造船、修船、动力、机电设备与海洋工程五个领域。
招商证券指出,公司是我国造船行业龙头企业,在民船领域下辖外高桥造船和中船澄西等,实力雄厚,拥有众多船型;拟收购中船集团旗下江南造船、黄埔文冲、广船国际等军民船总装企业,置出沪东重机,变身为中船集团总装类资产上市平台;中船集团总装类资产尚有沪东中华,随着中船集团资产证券化推进,公司仍有资本运作空间;军船方面,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海军装备换代升级战略机遇期;民船方面,航运和造船市场均处于周期底部位置,行业一旦回暖,公司业绩弹性较大。
国睿科技(600562)业绩有望厚增 公司2013年重组带来全新业务格局,是以雷达相关产品为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公司。
雷达和微波组件板块是公司毛利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