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光伏发电助力“被动房”实现零能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2   来源:风电招聘   作者:风力发电机   浏览次数:68
核心提示:【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在德国弗莱堡市郊区的沃邦社区,有一栋“向日葵房”,这栋房子可随太阳转动运行,每小时水平旋转15°,无论是50℃的炎炎夏季,还是零下20℃的严寒时节,没有暖气和空调设备的向日葵房内都能保持15℃—25℃的宜人温度。这是记者近日在第23届国际被动房大会上听到的案例。这栋向日葵房其实就是近年来在节能建筑领域常被提及的“被动房”,“冬无暖气、夏无空调,持久恒温,舒适节能。”是被动式建筑的神奇之处。如今,被动房在采暖和制冷相关环节的节能率已高达90%,除依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在德国弗莱堡市郊区的沃邦社区,有一栋“向日葵房”,这栋房子可随太阳转动运行,每小时水平旋转15°,无论是50℃的炎炎夏季,还是零下20℃的严寒时节,没有暖气和空调设备的向日葵房内都能保持15℃—25℃的宜人温度。
这是记者近日在第23届国际被动房大会上听到的案例。
这栋向日葵房其实就是近年来在节能建筑领域常被提及的“被动房”,“冬无暖气、夏无空调,持久恒温,舒适节能。
”是被动式建筑的神奇之处。
如今,被动房在采暖和制冷相关环节的节能率已高达90%,除依靠高效的新风系统,保温性、隔热性能好的维护结构外,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也是助力被动房迈向零能耗的重要手段。
“向日葵房”产出能源量是其能耗的5倍如何让被动房利用可再生能源供给房屋用能,并保持室内舒适度?德国给出了自己实践成果。
据了解,沃邦社区是欧洲为数不多的自行车数量超过汽车的社区,也是唯一一个家庭用电量和发电量实现平衡的社区,绿色节能体现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其中向日葵房是最大的亮点。
整个向日葵房呈圆柱形,四周采用了大面积的三层保温玻璃,在建筑中心则安置有带动建筑旋转的滚动轴承。
只要天一亮,整座房屋就会迎着太阳缓缓转动;夜幕降临时,房屋将慢慢复位。
“通过360度的旋转,建筑能够最大程度吸收太阳能。
”德国弗莱建筑集团中国区负责人王甲坤说。
这类向日葵房既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驱动房屋运动,保证房内的日常供热和用电,又能将光能储存,供阴天和夜晚使用。
除此之外,向日葵房的屋顶上还有一片由60块太阳能光伏板所组成的“太阳之帆”,光伏板总面积为54平方米,其高峰时输出功率可达6.6kW,建成以来平均每天可发20多度电。
“太阳之帆”不受建筑自转影响,可以适应不同太阳位置与高度的角度自行旋转,使其比一般固定式的太阳能板多吸收30%—40%的太阳能。
据了解,这栋向日葵房利用可再生能源产出的能源量是该建筑所需能耗的5倍,真正实现了建筑零能耗。
被动房多能互补耗能是传统建筑的10%自沃尔夫冈·菲斯特于1991年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建成世界上第一栋被动式房屋至今,德国在被动房上的探索实践已近30年。
而这一概念和技术落地中国也有近10年时间,如今在中国的被动房项目越来越多,本土化的创新应用也日渐广泛。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的科研楼就是其中之一。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科研楼是我国首批超低能耗建筑标志性项目,也是严寒地区第一个实现被动房多能互补的案例。
它利用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形成了多能互补系统。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副校长陶进介绍说,“我们采用地热能供热,当时项目打了122口井,平均井深为100米,但考虑到严寒地区冷热负荷不均匀,会导致土壤热失衡,所以我们采用了太阳能的光热补偿。
夏季时,土壤温度相对较低,可直接用来制冷,太阳能产生的热则可以储存到地下;而在冬季,一旦地热能低于供暖要求,就需要用较热的太阳能热水来加热源侧供水。
”除了地热与太阳能的互补,风光互补发电也是科研楼绿色节能的一大亮点。
“我们采用微风力发电机,将其发的电直接并网,其次我们还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实时发电功率、发电曲线、发电数据进行跟踪。
据2018—2019采暖季的测试显示,科研楼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已达到了156.5%。
相较于其他传统建筑,其能耗只相当于传统建筑的10%,节煤减排量相当于每年多种3600棵树。
”陶进说。
有业内人士表示,实现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高效利用,最大可能的利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能源,这是低能耗建筑迈向超低能耗、零能耗的必然趋势。
未来,“被动房+多能互补”模式将释放更大的潜力。
原标题:可再生能源助力被动房实现零能耗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1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