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风机全球第一 中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但近10年发展迅猛,累计装机量增长近10倍。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截至2023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3729万千瓦,在全球占比约50%,连续四年全球排名第一。
#专业风电吊装。
# #海上光伏桩# #电力科技探索# - 全球最大单机容量:2023年1月,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风电机组H260-18MW,在山东省东营经济开发区海上风电产业园成功下线。
该机组叶轮扫风面积约5.3万平方米,相当于七个标准足球场。
在满发风速下,每转动一圈可发44.8度电,单台机组全年发电量超过7400万度,约可满足8.8万居民的年总用电量。
- 全球最大叶轮直径:2023年12月,明阳智能MySE18.X-20MW海上风电机组下线仪式在汕尾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举行。
该机组是当时全球已下线单机容量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海上机组,其成功下线是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该机组风轮直径可覆盖260-292米,最大扫风面积66966平方米,相当于9个足球场大小。
- 单位兆瓦最轻重量:2023年6月,由北京经开区企业金风科技参与研发的16MW(兆瓦)海上风电机组123米超长叶片,在江苏连云港整装待发,将被运往福建平潭外海的海上风电场。
该款机组刷新了全球最大单机容量、全球最大叶轮直径、单位兆瓦最轻重量三个纪录。
其单支叶片长123米,能够同时容纳300个成年人并排站在上面;机组叶轮直径达到252米,相当于6架C919客机首尾相连,扫风面积相当于7个足球场;风机轮毂高度达152米,相当于50层楼高。
同时,16MW机组叶片的内部主梁结构首次采用碳纤维材料,重量减轻了20%,96%以上的材料实现了国产化。
中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 -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海上风电发展的政策,包括补贴政策、上网电价政策等,为海上风电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技术进步:中国在海上风电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包括风机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
中国的海上风机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在不断创新和提高。
- 产业链完善:中国海上风电产业链不断完善,包括风机制造、零部件供应、施工安装、运维服务等环节。
产业链的完善为海上风电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市场需求: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对海上风电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中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成本仍然较高、消纳问题等。
未来,中国海上风电产业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以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