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风力发电由于具有清洁效益,多年来人气一直居高不下。
但近年来,原本走在追求清洁能源前列的欧洲却开始陆续叫停风力发电。
难道风电真的是“垃圾电”吗?为何我国依旧大力建造风电设施?风电的潜能有多大?说到风力发电的原理,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简单来讲,风力发电就是将风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将机器人转变成电力动能。
在这过程中,风力的推动将使得发电风车叶片不断旋转,同时增速机会继续助力,使得旋转速度加快,以确保有足够快的速度发电,但发电潜能到底有多大呢?早在18世纪初,英法两国曾经迎来一次超级大风,本次大风摧毁了800座房屋,连根拔起了25棵大树。
单就拔树这一瞬间,这股超级大风就产生了1000万马力的功率,即750万千瓦。
如果将世界上所有风力资源利用起来,每年能够获得的能量是燃烧煤炭的三倍。
由此可见,风力是发电界当之无愧的潜力股。
早在20世纪初,瑞典、丹麦等多个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利用风力发电。
这些国家生产了一些小型风力发电机,常被靠海的农村拿来发电,发电成本比用煤炭发电低,但功率不高。
1978年,美国克莱顿镇打造了一台2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该台发电机可以满足60户居民的用电需求。
显而易见,欧美风力发电起步较早,但要说到现在全球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既不是欧洲国家,也不是美国,而是“中国”。
不仅如此,法国等欧洲国家已经开始陆续拆除一些风力发电装置。
为什么最早尝试风力发电的国家反而纷纷叫停风电,而中国却不断扩大风力发电规模?难道这真的只是一个“噱头”吗?为什么欧美开始拆除风电装置?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思考一下风电是不是真的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无瑕”?所有人都知道,风电具有清洁效益,这跟中国和很多欧美国家追求能源转型的目标是相契合的。
但是,所有事物都有利弊的两面,风电也有“不那么美好”的一面。
第一,在运行过程中,风机会产生巨大的噪音。
由于欧美国家发展风电比较早,一开始在安装风电时,选定的地址可能没有什么人居住。
但是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这些地方的人就逐渐多了起来,这时风机转动的声音就变成了“噪音”,使得一些地方不得不考虑拆除风电装置,避免严重“扰民”。
还有一个地方想要发展风电,不仅要建设发电机,还要有各种各样的配套设施,这些设施会占据土地,甚至还有可能会破坏当地植被。
第二,除了影响人之外,风电还会影响其他生物,比如鸟类。
为了能够提高效率,风电装置要建在风大的地方,但鸟儿正常会选择乘风而飞,因此鸟儿可能会路过一些风电装置。
但是,在发电过程中,发电机涡轮叶片会高速转动,不仅会扰乱途经鸟儿飞行,还有可能会将一些鸟儿卷入,这将对鸟儿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另外,很多鸟儿每年会沿着特定的路线迁徙,有时候一些风电装置可能会建在鸟儿迁徙的路线上,这等同于给鸟儿迁徙人为制造路障。
还有研究表明,一些猛禽遇到风电时受到的影响会更大。
以秃鹫为例,秃鹫俗称“座山雕”,这是一种大型肉食猛禽,但“眼神不太好”,飞行时会出现视野盲区。
存在视野盲区说明它们可能无法规避一些风电装置,导致它们命丧涡轮叶片。
在西班牙南部有一处地方安装了252台风力涡轮机,但在短短一年之内就导致124只猛禽丧生。
如果不小心杀死一些繁殖能力较低的猛禽,那不仅会导致猛禽的数量下降,还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种群的繁衍,可见风力发电对鸟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另外,很多人可能会忽略的一点是,风力发电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讲,一种能量的产生必定伴随着另外一种能量的消耗,发电过程中消耗的是风能,这是大气中的一部分。
有研究表明,在经过风电机之后,靠近地表的下层大气会和高空中的上层大气应该轻易接触,这会导致周边大气环境出现变化,可能会产生气温升高或降低的现象。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变化并不是发生在极小的范围之内,可能周围几十公里的地方的大气环境都会发生变化,这所带来的影响范围并不小。
因此,很多欧美民众会认为风电其实是“垃圾电”,风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
由于对风电持有消极看法,欧美民众会通过各种方式要求政府、企业拆除风电装置。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是风电装置的寿命有限。
陆上风电机的寿命大概是20年,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国第一波陆上风电机“退休”是在2025至2030年。
但是,很多欧美国家风电起步早,现在已经迎来风电机退休高峰,不得不对风电机进行拆除。
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老化风电机可能会出现故障、短路、起火等问题,这将给周边环境和居民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由此可见,风电的危害是真实存在的,但为什么我国不仅没有拆除,还在大规模建设风电场呢?风电前景到底怎么样?我国为何执意发展风电?其实我国发展风电不是因为不重视环保,而是因为有很多措施可以规避上面的问题。
首先,现在我国很多风电机装在海上、沙漠,这些地方本来就没什么人,可以将对人的影响降至最低。
在选址过程中,我国还会重点评估安装风电机对鸟类等生物的影响,只有经过多次考察评估,才能准确判断是否能够兼具环保和发电效益。
比如,在保护鸟类上,我国会利用人工智能等装置先对预定选址的鸟类飞行情况进行计算,然后根据数据确定是否有必要避开这些地方。
同时还可以利用摄像头对周边鸟类的情况进行拍摄,如果发现周边有鸟类经过,电脑程序可以远程关掉风电机。
其次,几乎没有一种能源是完全对环境没有影响。
上文提到风电机可能会导致途经鸟类死于非命,但是像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也会对鸟类产生危害。
同时传统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甚至会引发全球气候变化,但相比之下,风电对气候的影响是局部性的。
如果跟化石燃料进行比较,那风电的危害显然是比较小的,可见风电的发展前景并不差。
更准确一点来讲,风电到底能不能发展,更多要看能不能将风电的危害减弱。
只要能够合理布局和开发利用,那风电必定会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