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很柔软宁夏核准1GW风电项目:含700MW以大代小”增容更新风电项目宁夏:构筑新能源发展高地能源转型在即,各地纷纷把握先机。
山西朔州、内蒙古赤峰、云南昆明等地都在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
而作为中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之一的宁夏,正在全力推动构筑新能源发展的高地。
最近,宁夏发改委核准了5个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GW。
其中4个项目采用"以大代小"的增容方式。
这意味着宁夏正在加快弃风限电的治理,让新能源发电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新旧项目并存,合理利用资源根据公开信息,宁夏华电在海原县投资建设了三个"以大代小"的风电增容项目。
它们分别位于曹洼乡、九彩乡等地,总投资规模高达351100多万元。
所谓"以大代小",就是在原有风电场基础上,用更大功率的风机来替换原有的小型风机,从而提高整体装机容量。
以曹洼乡项目为例,它原有200MW装机,经过"以大代小"改造后,装机容量增至200MW。
类似的还有"脱烈堡"和"宋家窑"项目,装机容量分别从250MW和150MW增至250MW和150MW。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项目都建在原有风电场的现有范围内,充分利用了原有的道路、送电线路等基础设施。
这不仅避免了额外的土地占用,节约了大量投资,而且还优化了整体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大型集中式与分散式并举除了增容改造,宁夏也在积极发展新的大型集中式风电项目。
其中,宁夏电投在盐池县投资建设了一座750MW的风光互补项目,这在国内属于超大规模。
该项目由300MW的风电和450MW的光伏两部分组成,总投资约343200万元。
Wind数据显示,目前宁夏电网的弃风率不到5%,而全国平均水平仍在10%左右,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改善宁夏的弃风限电问题。
与集中式项目并行,宁夏也在积极推动分散式的新能源开发。
记者了解到,宁夏正在鼓励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通过灵活的规模和模式,更好地满足当地用能需求。
这种大小型并举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新能源的优势,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的电力供给体系。
随着一批大型集中式和分散式项目相继投产,宁夏新能源发电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为这一西部地区注入新的动力。
弃风限电问题有望缓解近年来,随着宁夏新能源发电规模的快速扩大,弃风限电问题也日益凸显。
数据显示,2021年宁夏全年弃风电量为12.5亿千瓦时,弃风率约为5.2%,在全国范围内仍属中等水平。
而通过本次一系列"以大代小"的增容改造项目,有望进一步缓解弃风限电的压力。
一方面,新项目采用的大型风机技术更加成熟,并在选址、电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精细化设计,可以更好地适应电网的接纳能力。
另一方面,项目的所有者华电公司也在加强运行管理,不断优化调度策略,更好地利用电网灵活性。
此外,宁夏电投的大型风光互补项目也将有效吸收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提高电力供给的稳定性。
这意味着未来宁夏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弃风限电问题有望得到有效治理。
此次一系列新能源项目的落地,体现了宁夏在能源转型道路上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随着更多高质量项目的逐步投产,宁夏必将在构建新能源发展高地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能源转型蓝图中的宁夏样本宁夏正以强大的决心和切实行动,推动新能源发展,在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宁夏近期核准的5个风电项目中,有4个采用了"以大代小"的增容方式。
这种做法体现了宁夏在新老项目并存中的智慧选择。
新项目采用大型风机,在原有风电场基础上进行增容改造,既节约了土地等资源,又优化了整体电网结构。
而那些小型风机,随着时间推移已经显得有些过时,通过更新换代能够大幅提高发电效率。
这种做法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现有基础设施,既降低了建设成本,又减少了新的土地占用。
与此同时,它还有助于提升供电可靠性,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与此同时,宁夏还在积极布局大型集中式新能源项目。
其中,宁夏电投在盐池县投资建设的一座750MW的风光互补项目,可谓是当下国内新能源开发的一个缩影。
这座项目由300MW的风电和450MW的光伏两部分组成,总投资约343200万元。
相比较分散式的小型项目,这种大型集中式的开发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弃风弃光问题,提升整体发电效率。
与此同时,宁夏也在大力推动分散式新能源项目的发展,鼓励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建设风光储一体化项目。
这体现了宁夏在新能源开发上的多元思维,充分发挥了集中式和分散式项目各自的优势。
可以说,宁夏正以创新的思路与良好的实践,为整个中国的能源转型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
它不仅在新老项目的协调发展上下足了功夫,而且在大小型项目并举上也颇有建树。
弃风限电问题不容忽视当然,宁夏新能源发展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快速扩大,弃风限电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数据显示,2021年宁夏全年弃风电量达12.5亿千瓦时,弃风率约为5.2%,虽然在全国范围内还属于中等水平,但显然还存在较大改善空间。
对此,宁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方面,通过"以大代小"的增容改造项目,利用更加成熟的大型风机技术,并在电网建设等方面进行精细化设计,以更好地适应电网的接纳能力。
另一方面,项目所有者华电公司也在加强运行管理,不断优化调度策略,更好地利用电网的灵活性。
此外,宁夏电投的大型风光互补项目,也将有效吸收当地丰富的风光资源,提高电力供给的稳定性。
可以预见,随着这些新能源项目的陆续投产,宁夏弃风限电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缓解。
这既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又有助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能源转型的社会影响能源转型无疑是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宁夏的探索和实践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有意思的启示。
首先,宁夏新能源发展的多元模式,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智慧。
不论是大型集中式还是分散式项目,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当地资源禀赋的优势,让清洁能源真正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宁夏在新老项目并重、新型与传统并存方面的做法,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路径。
既尊重历史遗留问题,又主动迎接技术变革的挑战,这种智慧选择无疑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再次,通过强化电网建设和调度管理等方式去应对弃风限电问题,宁夏彰显了一种系统思维的能量转化观。
这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优化上,也反映在软实力的提升方面,对于全国能源转型无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宁夏新能源发展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可喜的缩影。
它不仅为当地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整个国家的能源革命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未来,随着更多高质量新能源项目在宁夏相继投产,相信它将在构筑新能源发展高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不仅关乎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也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