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我国西北最高风电场投产 “风车”架山巅 绿电出高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1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88
核心提示:施工人员在进行吊装作业。 □龙源电力供图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8月3日,20台风电机组在乌恰县吾合沙鲁乡群山之上转动起来,我国西北地区海拔最高的风电场投入运营,它的投运标志着我国在高海拔地区风能开发上取得突破,也结束了新疆南疆地区没有风力发电的历史。“克州也从以传统的光电、水电为主要发电形式,乘上了发展风能这一清洁能源的快车。”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法规和经济体制改革科干部徐勋杰说。风起西极 应时而生乌恰县位于祖国西极,天山、昆仑山两大山脉在此交会,形成了一个喇叭口状的峡谷通道,

   

施工人员在进行吊装作业。
□龙源电力供图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8月3日,20台风电机组在乌恰县吾合沙鲁乡群山之上转动起来,我国西北地区海拔最高的风电场投入运营,它的投运标志着我国在高海拔地区风能开发上取得突破,也结束了新疆南疆地区没有风力发电的历史。
“克州也从以传统的光电、水电为主要发电形式,乘上了发展风能这一清洁能源的快车。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法规和经济体制改革科干部徐勋杰说。
风起西极 应时而生乌恰县位于祖国西极,天山、昆仑山两大山脉在此交会,形成了一个喇叭口状的峡谷通道,风由此而生。
随着低碳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包括风力发电在内的绿电越来越受到重视。
南疆地区何时才能用上风力发电,一直是瞿峭刚想做的事。
今年是瞿峭刚在国家能源集团新疆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源电力”)工作的第11年,如今的他已成为龙源电力乌恰风电项目部经理。
龙源电力是一家33年致力于风力发电的新能源公司,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风电运营商。
2022年,公司将目光聚焦到了乌恰县。
建设风力发电场,必须有足够稳定的风。
2022年,瞿峭刚带领技术人员走遍了两山交会处的每一个风口,在经过1年的测风工作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乌恰县山谷地带年均风速在6米/秒,每年3月至7月为大风天气,风季长、风速大,完全适合建设风力发电场。
两山交会既是优势,也是难题。
龙源电力将乌恰风电场的位置确定在了吾合沙鲁乡的大山之巅,可蜿蜒崎岖的山路给他们出了一道道难题:长达95米的扇叶需要从河北省长途运输、1000吨的吊车在当地根本找不到、只有5.5米宽的山路无法容纳宽度12.5米的吊车通行、呼啸而至的强阵风让施工作业过程时断时续。
为了让南疆群众早日用上清洁能源,龙源电力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扇叶过长无法走高速公路,公司就和材料供应商协商走“国道+沙漠公路”;当地找不到大型吊车就从奇台县和若羌县租赁;山路太窄,无法通行,就把吊车拆了运到作业地再进行组装;强阵风来临时停止作业,风小了就加油干。
在无数风电人的努力下,乌恰风电场建设走上了快车道。
8月3日,首批20台风电机组正式投产。
科技之花 绽放高原乌恰县平均海拔3197米,海拔高,意味着这里的紫外线更强、气温更低。
乌恰风电场所在地全年紫外线强烈,冬季长达6个月,最低气温低于零下50℃,同时还有空气稀薄、雷电频发等不利因素。
高海拔增加了风电场日常维护工作的成本和难度,为了建设好南疆地区首座风电场,龙源电力以科技赋能,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
龙源电力和原材料供应商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对风机的密封性进行了升级迭代,在内部加装了滤网,保证风机在大风扬沙天气能够正常运转,同时专门给风机两侧装上类似鱼鳍的装置,既能保证风机在极端大风天气中稳定运转,还能提高风机散热性。
每年夏季,乌恰县都会经历不少雷雨天气,矗立在群山之巅的风电机组,容易成为雷电攻击的对象。
为此,叶片生产厂家在叶片表面嵌入了很多金属点,用于防雷接闪,同时也加强了风机的绝缘性能。
“这些接闪位置的布局,是我们根据项目当地的雷电情况仿真做出的设计,以保证叶片在高速旋转下还能有效接受电流,防止叶片遭受雷电的损伤。
”瞿峭刚说。
要想长久获得清洁能源,就必须对风电机组进行日常维护,但在高海拔地区派驻维护人员并不现实。
针对这一问题,龙源电力给风电机组安装了400多只“眼睛”,随时紧盯风电机组的“健康状况”,同时又连接了“智慧大脑”,对于“常见病”“多发病”作出预判,以此实现无人值守的运行方式。
瞿峭刚告诉记者,现场的每台风机还遍布着各类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可在线实时查看设备运行数据、在线振动数据、视频数据等。
风机运行过程中,这些数据实时传入数字化监控平台,平台根据数据建立故障预警模型,实现“告警”变“预警”、“被动检修”向“预知维护”的转变。
“单台风机有1716个数据测点,全场加起来大概有6.5万个数据测点。
这些数据测点通过后台处理分析,能实现我们风电场的实时监控和自动控制。
”瞿峭刚说。
绿电之光 点亮生活8月3日,乌恰风电场正式运行,呼啸而过的风变成了千家万户所需的电能,通过国家电网输送到各地,为企业生产、居民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按照设计,乌恰风电场首批投入运营的20台风电机组年发电量可达2.7亿千瓦时,今年10月之前还将完成剩余18台风电机组的安装并网工作,届时,年发电量将提升至5.4亿千瓦时。
数据显示,2023年克州居民全年生活用电为4.47亿千瓦时,乌恰风电场建成后,可以满足克州居民全年生活用电。
如今,乌恰县依托辖区内的伊尔克什坦口岸和吐尔尕特口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
作为工业命脉的电力,承担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乌恰风电场的建成,让落户在这里的企业对未来信心更足了。
风力发电带来的社会效益更是巨大。
乌恰风电场二期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6.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5万吨、二氧化硫44.8吨、氮氧化物71.9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乌恰风电场的建设及运营,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创造就业机会,有效带动装备制造业、服务业投资。
去年3月开始,世代居住在吾合沙鲁乡吾合沙鲁村的村民坎吉巴依·库库巴依,就发现山上陆续立起了“大风车”,最近他听说这些“大风车”就是发电机。
看着蓝天白云下的风电机组,他感慨地说:“真没想到,让我们受了一辈子罪的大风也能给我们造福,这真是太好了!”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