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线7月14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丁白玉 通讯员 朱维)“三供一业”是指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及物业管理。
在岳塘区,共有18家企业涉及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包括湘钢集团、湘电集团、广铁集团、江滨机器集团等。
今年以来,岳塘区以高位推进为保障,以政府推动为主导,以宣传引导为基础,以严守政策为关键,以服务民生为目的,切实推进国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全区国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革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目前,岳塘区14家涉及供电分离移交的企业中,江滨集团电改已完成,湘钢已完成25000余户改造、移交工作;湘电集团已完成第一、第二批6500余户的改造工作;大唐电厂(933户)、中粮湘潭直属库(32户)、湘电集团第三批(约7000户)等正在施工;广铁集团、省盐业公司、省建三公司、省造纸研究所、中国电信湘潭分公司已完成项目可研、供电方案、设计、概算及移交改造框架协议文本。
同时,涉及供水分离移交的15家企业中,湘电集团已完成8350户,电化集团已完成200户,造纸研究所完成改造138户,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完成改造151户,中央储备粮库湘潭直属库完成改造171户,大唐湘潭电厂完成改造9998户。
国企“三供一业”改革工作既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又迫切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在全力推进这一工作的过程中,岳塘区切实做好群众工作,积极消除群众顾虑,明确给予居民用水、用电优惠政策,并严格要求“一碗水端平”。
其中,湘钢水电分离工作形成的“湘钢模式”已成为全省省属国有企业学习的蓝本。
在湘钢水电分离工作中,由免费使用水电改为付费使用,不少居民一开始心里难以接受。
为此,岳塘区积极出台政策,核定对湘钢周边群众按每月每户15吨水进行补助,补助3年;免费线路改造、电表入户。
对于这项政策,岳塘区从区政府到水电部门,再到湘钢集团,从上到下,均做到了思想统一,一条“红线”划到底。
遇到少数群众要求“搭便车”,工作人员便主动走访摸底核定户数。
在分户方面,岳塘区严格执行一户一表的总原则,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
对已改造完工的,岳塘区要求村(社区)书记、主任签字盖章,将名册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阳光公开。
为加快湘钢转供水、电分离改造,岳塘区还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政委、区长任指挥长的区级指挥部,分层分级建立联络员制度,动态掌握移交项目进展情况,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线,有力地保障了中环水务、电力公司的施工按照原定节奏稳步推进。
岳塘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区将坚持问题导向,规范操作,加快进度,加大工作的调度力度,采取定期、不定期一线工作法等方式,明确责任,定期开展督查。
同时,结合电力局和中环水务的整体规划,督促涉及街道及相关区直职能部门全力积极推进水电分离工作。
此外,岳塘区还将把水电改造工作列入区直相关部门和街道重点宣传内容,营造良好氛围,确保按期按质完成该项工作。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