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外媒质疑:中国海上风电项目的“额外性”是否真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1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塔筒   浏览次数:85
核心提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各国纷纷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自愿碳市场(CCER)方面。然而,中国海上风电项目的“额外性”问题近期成为国际媒体的关注焦点,面临着严峻的质疑。外媒质疑:中国海上风电的“额外性”是否真实?外媒对中国海上风电项目的“额外性”提出了集中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技术成熟度和盈利能力。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23年6月的报告,中国在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中占据领先地位,总量达到37.8吉瓦,而全球总量为75.2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各国纷纷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自愿碳市场(CCER)方面。
然而,中国海上风电项目的“额外性”问题近期成为国际媒体的关注焦点,面临着严峻的质疑。
外媒质疑:中国海上风电的“额外性”是否真实?外媒对中国海上风电项目的“额外性”提出了集中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技术成熟度和盈利能力。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2023年6月的报告,中国在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中占据领先地位,总量达到37.8吉瓦,而全球总量为75.2吉瓦。
报告还显示,2023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10.9吉瓦,其中中国新增了6.3吉瓦。
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外媒指出,中国海上风电技术已相当成熟,且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因此质疑这些项目是否仍需额外的碳信用支持。
尽管中国政府自2022年起已停止对海上风电的补贴,这一政策调整未能消除外媒的疑虑。
外媒认为,停止补贴应表明该行业已具备商业可行性,因此继续获得碳信用支持似乎缺乏额外性。
GWEC Market Intelligence预测,中国将在2024-2028年新增72吉瓦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52%。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在海上风电领域的领先地位显著,但外媒指出,类似的“额外性”质疑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如造林、红树林修复和并网太阳能热发电,这些领域在CCER计划中也被列为“豁免”类别。
中国政府的回应与解决方案中国政府对此回应称,海上风电项目在建设和运营中面临的挑战远高于陆上风电。
根据Veyt报告,海上风电不仅技术要求高,且前期投资成本显著增加。
中国生态环境部官员朱雷在“气候创新2024”会议上指出,海上风电项目往往距离海岸至少30公里,海深至少30米,这些要求使得项目的复杂性和成本大幅提升。
朱雷强调,缺乏市场机制(如VCM)的支持,这些高成本项目可能难以实现预期的减排效果。
因此,政府认为提供额外的碳信用支持对确保这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解决外媒提出的“额外性”问题,中国生态环境部和国家能源局于9月11日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国绿色电力证书(GEC)与中国碳减排量(CCER)对接的通知。
Veyt分析师Duong表示,此举旨在解决碳市场中的重复计算和额外性问题,从而保证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通知规定,从2024年10月起,将有一个为期两年的过渡期,在此期间,CCER海上风电和太阳能热电项目可以独立选择发行GEC或申请CCER。
同时,通知还制定了避免GEC和CCER重复交易的流程,确保项目申请的公平性。
中国政府的回应和措施显示出对海上风电项目“额外性”问题的重视及解决方案的实施。
虽然外媒对中国海上风电的“额外性”提出了质疑,但政府通过提高透明度和实施新的市场机制,旨在进一步巩固该行业的发展,并推动绿色能源领域的持续进步。
未来,随着政策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中国的海上风电项目有望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