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不增一寸土地,上海“新增”一台大型火电机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1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66
核心提示:8月7日下午,上海室外艳阳高照,温度直逼38℃,上海市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大厅内,一场电力削峰“战役”正在筹备中。中午过后,上海用电压力随着气温逐渐攀升,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需求侧管理中心副主任赵建立紧盯着数字大屏上的电力实测负荷曲线。15:30左右,绿色曲线迅速下滑,逐步接近调控目标设定值。半小时后,全网电力供应压力有效缓解。经过复盘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宣布:完成迎峰度夏期间全市最大规模的虚拟电厂快速削峰能力验证,创下调控能力新高峰,最大响应负荷突破历史纪录,达到70.43万千瓦。上海市电力负荷

   

8月7日下午,上海室外艳阳高照,温度直逼38℃,上海市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大厅内,一场电力削峰“战役”正在筹备中。
中午过后,上海用电压力随着气温逐渐攀升,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需求侧管理中心副主任赵建立紧盯着数字大屏上的电力实测负荷曲线。
15:30左右,绿色曲线迅速下滑,逐步接近调控目标设定值。
半小时后,全网电力供应压力有效缓解。
经过复盘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宣布:完成迎峰度夏期间全市最大规模的虚拟电厂快速削峰能力验证,创下调控能力新高峰,最大响应负荷突破历史纪录,达到70.43万千瓦。
上海市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部分信息已处理)。
8月以来,上海高温天气持续升级,全市电网负荷也首次突破4000万千瓦关口。
为了应对极端高温带来的电力供应挑战,国网上海电力今夏先后组织了25次虚拟电厂削峰调用,最大响应负荷多次超过60万千瓦。
“这相当于,上海没有增加一寸土地、多耗一吨煤炭,新增了一台大型火电机组。
”赵建立介绍,虚拟电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电厂,而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空调、照明等可调控用电设备、储能装置以及分布式新能源等资源整合起来,聚合为一个灵活的能源调控网络,有效平抑电网波动,达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上海的用电高峰期通常在午后和傍晚,电网压力很大,而有些工厂、储能和商场在这一时段,可以通过提高空调温度、调整工期等方式降低用电负荷,如此聚少成多,电网的压力就小了。
”他进一步解释道。
同样是烈日和高温,工厂、商场为何愿意配合虚拟电厂“削峰填谷”计划呢?上海电力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保障企业正常运作前提下,参与响应的虚拟电厂及其下属资源用户都将获得激励收益,用“市场的手“代替行政指令调节电网平衡。
作为虚拟电厂的尝鲜者,位于莘庄工业区的上海实达精密不锈钢有限公司有发言权。
“我们主要生产不锈钢卷带,属于高耗能企业,以前当电网压力很大时,我们只能限产甚至停产来减少电网负荷。
”能源管理负责人庄志杰告诉记者,限电指令不仅影响生产,还会对24小时产线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去年加入虚拟电厂响应之后,工厂调整生产排期,将耗电量小的生产任务安排至“削峰”时段,耗电量大的改至“填谷”时段,不仅最大程度减少对生产的影响,还能获得实打实的奖励,“去年拿了2万元左右的补贴”。
早在2014年,上海成为国内首个电力需求响应试点城市,并于2019年正式启动虚拟电厂运营体系。
经过十年的积累,上海已培育虚拟电厂24家,接入超过1600户用户资源,可调资源申报量超过97万千瓦。
未来,上海虚拟电厂正朝着调控能力达到地区最高负荷5%的目标迈进。
此外,上海虚拟电厂今年还参与“上海—安徽”省市间富裕需求侧可调节资源互济交易,全国率先实现了省间交易全链路技术贯通。
栏目主编:李晔 题图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