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乘“风”逐“绿”,江苏绘就陆上风电新蓝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1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招聘   浏览次数:70
核心提示:能源是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产业,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支撑和强力保障。改革开放以来,能源行业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瞄准方向、深化改革,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从无到有、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绿色是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多年来,江苏积极探索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陆上风电产业,一座座风机宛如“白色森林”成排矗立,在江苏大地上迎风转动,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规模增长,激活经济发展澎湃动能江苏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陆上风电产业

   

能源是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产业,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支撑和强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能源行业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瞄准方向、深化改革,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从无到有、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绿色是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多年来,江苏积极探索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陆上风电产业,一座座风机宛如“白色森林”成排矗立,在江苏大地上迎风转动,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
规模增长,激活经济发展澎湃动能江苏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陆上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优势。
近年来,一座座风力发电塔拔地而起,巨大的叶片在风中缓缓转动,将清洁的风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
截至2023年年底,江苏省陆上风电并网装机1103万千瓦,有力支撑了全省能源结构转型和风电产业发展。
“江苏拥有丰富的陆上风能资源可供开发,全省陆域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4.4m/s~6.4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100W/㎡~290W/㎡,初步估算,我省陆上风电技术可开发量约2000万千瓦。
”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能源发展业务部副主任刘荣峰表示,陆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其大规模开发利用能够直接减少我省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碳排放量,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助力我省实现“双碳”目标。
此外,发展陆上风电还能促进我省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降低整体碳排放强度,推动我省经济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新能源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的制高点。
在南通,作为风电领域最早“吃螃蟹”的城市之一,如东自2002年启动风电项目开发以来,一直走在新能源产业试验示范的最前沿。
全国陆上首个特许权示范项目、全国首个潮间带风电试验场等一个个示范性工程相继在此建成投产。
在盐城,全球唯一可满足200米级叶片测试检测平台全面投入使用、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南德现场向风机制造方远景能源有限公司颁发“碳排放”预中和认证证书……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盐城坚持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
据了解,江苏省风电产业起步较早,在项目规模化开发的带动下,目前已形成以常州、盐城、淮安等地为引领的产业集聚地,呈现出苏南、苏中、苏北协同并进、竞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以创新为驱动推进经济、产业、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形成绿色生产力,是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陆上风电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其发展将催生新的生产力,带动相关产业链的绿色升级,推动风电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我省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创新引领,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近年来,盐城大丰不断突破风电核心关键技术,打造产业人才高地,将强劲的风力转化为绿色、新型的能源动力,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增添“绿色”动能。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丰风电产业园已建成国内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为完整的风电装备特色产业基地之一。
一直以来,大丰风电产业园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江苏大丰风电产业园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大丰风电产业园建有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新能源科创园、金风科技大型直驱永磁海上风电机组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等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6个,已累计取得专利750余件,牵头完成了4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和5个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近年来,风电设备大型化成为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关键举措。
与此同时,大风机也给传动系统带来更大载荷、更高强度和耐久性的挑战,直接推动了齿轮箱等大型设备的技术创新与升级。
在这一领域,国内风电齿轮箱龙头企业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南高齿”)依托深耕风电多年的经验和强大的设计制造能力,于2024年2月分别推出了定位陆上“沙戈荒”大基地的10MW前端集成式3P1H高速齿轮箱产品,以及20MW全集成传动链海上大兆瓦齿轮箱产品,与行业大型化发展趋势同频共振。
在数字化持续渗透中,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成为促进风电运维提质增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一轮契机。
作为高端制造业在风电领域的代表,南高齿紧抓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机遇,以创新方案和服务赋能风电齿轮箱运维智能化跃迁。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南高齿利用自主研发的CMS在线监测系统,引入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齿轮箱的运行状态,实现预测性维护;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维护计划和策略,减少不必要的维护;开发智能诊断工具,快速准确地识别潜在问题,提高响应速度,降低维护成本。
改革赋能,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苏属于经济发达省份,也是能源消耗大省,且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对外依存度高。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当前,面对节能降碳要求与转型升级挑战,大力发展风电,是江苏实现“双碳”目标与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
近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规范我省陆上风电发展的通知》,发出了发展陆上风电的利好信号。
《通知》指出,江苏将因地制宜开发分散式风电,创新应用场景,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在工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老旧油气田等用电量大、消纳条件好且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分散式风电建设,匹配相关场景绿电需求,助力关联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将高效推进老旧风机改造升级,按照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实现土地资源、风能资源、电网资源提质增效,提升风电场资源利用效率和发电水平。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刘荣峰表示:“‘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在各个领域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和建立市场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陆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江苏陆上风电产业接下来的发展,刘荣峰建议,应加快培育陆上风电发展新模式,推动风电开发与光伏发电、低(零)碳园区、乡村振兴等融合发展,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的互补和综合利用;应健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营造规范高效、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市场开发环境,支持鼓励民营资本等多元经营主体参与项目开发;应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扶持核心龙头企业,组织针对风电产业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科技攻关,通过技术创新、科技产品化,实现增链补链强链。
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打造风电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支持举办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展会、峰会、论坛等,加强供需对接,提升我省风电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江苏经济报记者 沈玉青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