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泛起波澜。
能源央企成立风电新公司近日,一家名为中能建(威海)海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公司,在威海注册成立。
该公司注资金额高达10亿元,从经营范围上来看,公司主要是做风电,尤其是海上风电方面的业务。
比起陆上风电,海上风电产业对资金、技术、作业环境等要求更甚,对企业准入门槛也卡得更高。
而这个新公司背后的股东中电工程、电气风电等,都是在风电领域深耕多年的老将,在海上风电亦是摸爬滚打多年。
中电工程是能源央企中国能建的核心子企业,在能源设计咨询领域可谓是翘楚的存在,已经设计、牵头承包了多个重点风电项目。
电气风电是一家风电巨头,在海上风电成绩斐然。
据了解,在2015-2022八年间,电气风电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全国第一;在2016、2021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一度达到了全球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新公司所在注册地址威海市,坐拥山东省三大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之一。
并且,海上风电也是该市的重点培育产业。
现已集结了一批像远景、东方电气等大型国企、央企和行业头部风电企业。
十四五期间,威海规划建设的海上风电装机量高达650万千瓦。
随着中电工程、电气风电等合资成立的新公司入驻,威海海上风电产业再添一股强劲力量。
海上风电再掀波澜今年,从山东、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发布的重大项目规划来看,海上风电走到台前,无论是投资额还是装机量,都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海南省重大项目及预备重大项目里,涉及海上风电项目7个,总投资超千亿元,规模总计750万千瓦;山东省2024年重大项目名单中,华能山东半岛北BW场址海上风电项目等5个大型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共计360万千瓦等等。
大量海上风电装机上线的背后,离不开海风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建设成本的不断下降。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数据显示,中国海上风电机组价格呈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第四季度海上机组的加权平均中标价略低于3000元/kW。
多省更是密集发文支持,国内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开建节奏明显加快。
像江苏、广东、山东、福建、海南、辽宁等多地海上风电项目陆续启动。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里也提出,“积极推动近海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
未来,随着风电机组大型化、不断走向深远海;技术走入无人区、设计边界不断突破,海上风电有望掀起更大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