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碳纤维龙头,光威复材,双轮驱动:民品降本上量,军品次第接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1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152
核心提示:(报告出品方/分析师:英大证券 刘杰)一、全产业链布局的碳纤维龙头 1.1 全产业链布局的碳纤维龙头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光威复材”)前身是威海市碳素渔竿厂,设立于1992年2月5日,1998年建设了国内首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2002年成立拓展纤维子公司,是我国首家从事碳纤维研发生产的民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民用以及军用碳纤领域的领先企业。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产品覆盖碳纤维核心设备、原丝、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是目前国内碳纤维生产品种最齐全、生产技术最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英大证券 刘杰)一、全产业链布局的碳纤维龙头 1.1 全产业链布局的碳纤维龙头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光威复材”)前身是威海市碳素渔竿厂,设立于1992年2月5日,1998年建设了国内首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2002年成立拓展纤维子公司,是我国首家从事碳纤维研发生产的民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民用以及军用碳纤领域的领先企业。
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产品覆盖碳纤维核心设备、原丝、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是目前国内碳纤维生产品种最齐全、生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备的龙头企业。
在行业龙头企业中中简科技产品主要集中在中游原丝和碳纤维环节,中复神鹰主要为上游原丝制备环节,吉林碳谷主要为大丝束原丝环节,恒神股份产业链布局相对较全,但其核心能力也主要在中游环节。
主要产品包括: 碳纤维及其织物:坚持高强、高模、低成本的“两高一低”碳纤维业务发展战略,超涵盖GQ3522(T300级)、GQ4522(T700级)、QZ5526(T800级)、QZ6026(T1000级)、QM4035(M40J级)、QM4050(M55J级)等系列化的碳纤维、经编织物和机织物等。
通用新材料板块(预浸料):可以为航空航天、风力发电、轨道交通、海洋船舶、电子通讯、体育休闲等领域的应用开发为目标提供具有不同品质和性能要求的预浸料产品。
能源新材料板块(标准型材):主要是采用拉挤工艺进行设计、开发和高效生产各种树脂基工业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标准型材等产品,以满足下游各种工业应用领域对结构材料增强、减重的轻量化需要,目前主要产品有风电碳梁、建筑补强板、支撑杆等。
复合材料板块:研究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军、民领域的规模化工业应用培育和开拓市场。
精密机械板块:致力于碳纤维生产设备国产化,包括碳纤维生产线、预浸料生产线、特定使用环境的高温炉和超高温石墨化炉、压力容器等;不断向复合材料应用装备领域延伸,如全自动湿法壳体模压生产线;包括方管、U型电缆线槽、角类复材等产品的拉挤成型工艺生产设备;并立项研发纤维缠绕装备、国产铺丝铺带装备等。
1.2 公司竞争优势显著 率先突破国外垄断,制定行业标准。
公司拥有深厚的产业发展背景和多年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制造经验,在国外严格封锁、国防急需的历史背景下,公司凭借“结果最优”成为碳纤维国产化的实践者和先行者,历经十余年的研发、验证和生产历程,率先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T300产品在国防装备领域的应用,有力的保障了国防装备发展所需。
公司作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军企业,主持制定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2011年发布)以及《碳纤维预浸料》国家标准(2013年发布)两项国家标准。
公司拥有“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公司自成立以来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内的众多高科技研发项目。
不断拓展高端产品线。
公司持续成功研发高强、高强中模、高模、高强高模系列化产品,包括GQ3522(T300级)、GQ4522(T700级)、QZ5526(T800级)、QM4035(M40J级)、QM4050(M55J级)等型号,产品性能与日本东丽水平相当,并在各领域得到应用,其中T300、T800H、M40J、M55J等产品在国防装备领域的应用进展中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拥有核心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
碳纤维产业作为高端制造产业,因其在军工装备以及航天航空材料上的关键作用,长期以来受到美日严密的技术封锁,关键设备的采购难度大。
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技术研发,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国产化进程中带动公司装备国产化能力不断提高,拥有了碳纤维生产线及关键设备、预浸料生产线以及复合材料成型设备等自主设计与制造能力,真正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持续高研发投入以保持竞争优势。
公司一直以来维持高强度的研发支出,近年研发项目主要包括T800级、T1000级、M40J级、M55J级等碳纤维产品或项目的验证;M40X、M65J级、T1100级等碳纤维的研发、先进复合材料研发等。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共计2.74亿元,占收入比重13%;由于重点研发项目研发阶段因素,2021年前三季度度研发投入比例所有下降,但是依然高达1.51亿元。
而同行业公司整体收入规模较小,很难持续维持如此大研发支出。
1.3 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受益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市场发展以及公司竞争能力提高,近年来公司营收及净利稳步提升。
2016-2020年公司营收从2016年的6.3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1.1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2016年的1.9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6.42亿元。
根据公司业绩快报,虽然2021年遭遇了军品降价以及民品碳纤维外购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依然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其中营业总收入260,730.78万元,同比增长23.25%,归属于净利润75,918.47万元,同比增长18.31%,扣除非归属净利润为71,295.68万元,同比增长26.03%。
主要产品线稳步增长。
碳纤维及织物、风电碳梁和预浸料三大业务板块构成了公司主要的收入和利润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