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
这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首次在悉尼倡导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大家都来参加这个活动。
网络上电力系统类型的质疑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我国电网以煤电为主,机组的熄火和启动都需要很长时间,一旦全国都停电一小时不仅不会节能,反而会增加正常煤耗,控制不好还会引起电网事故。
第二,电力公司输出的电无法回收,不用也是浪费,熄灯又不是关水闸,电厂工样照发电。
第三,相比工业用电,民用电能其实很有限,各类大工厂大企业才是耗电大户,呼吁对象更应该是工厂和企业。
电力系统角度分析地球一小时对电力系统有无影响,影响多大有无危害可言?在用电高峰时段突然关灯种小时是否会对电力系统生大的冲击?地球一小时到底有没有环保低碳节省电能的实际效果?首先了解国内发电流程占我国70%的火力发电(燃煤)。
火力发电原理:热电厂为火力发电厂,采用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利用皮带传送技术,向锅炉输送经处理过的煤粉,煤粉燃烧加热锅炉使锅炉中的水变为水蒸汽,经一次加热之后,水蒸汽进入高压缸。
为了提高热效率应对水蒸汽进行二次加热,水蒸汽进入中压缸。
通过利用中压缸的蒸汽去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从中压缸引出进入对称的低压缸。
已经作过功的蒸汽一部分从中间段抽出供给炼油、化肥等兄弟企业,其余部分流经凝汽器水冷,成为40度左右的饱和水作为再利用水。
40度左右的饱和水经过凝结水泵经过低压加热器到除氧器中,此时为160度左右的饱和水,经过除氧器除氧,利用给水泵送入高压加热器中,其中高压加热器利用再加热蒸汽作为加热燃料,最后流入锅炉进行再次利用。
从以上火力发电原理看,我认为发电厂不可能因为这短短一小时将上述流程停下来。
因为极有可能停下来后再重新燃烧所耗费的资源更大。
其他发电:水利发电、风电、核电、潮汐电、太阳能发电。
这些基本属于清洁能源。
它们绝不会你不使用就停下来。
相反,不用就是浪费。
例如水电发电厂的电力供应却是依据水力资源而定,每次发电量是定额的,节约用电只能减少供电负荷,却并不能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发电厂的电力是“即发即用”,而且电流可在供电网络范围内自由流通,此处不用的电量还可以供应到别处,不存在“电力公司输出的电无法回收,不用也是浪费”的情况。
至于某一地区用电量突然大幅减少或波动是否会造成线路故障,电网系统表示各线路均有最高电额限制,且电力部门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也足以应对此种考验。
无论是居民用电负荷还是照明负荷都只占电网整体负荷中的很小一部分,即便在晚8:30也是如此。
“地球一小时”参与者在同一时间开灯、熄灯,瞬时的电压波动很可能造成供电线路瘫痪。
不过,这种极端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地球一小时”对电量变化的影响是微小的,它对电力系统的一些同样是微乎其微的(两者间可能并没有完全构成因果关系)首先,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人能够控制的用电量是有限的,即便是不能预估人们的参与规模,但是预估用电量的变化并不困难。
其次,开灯、熄灯的同步性没必要也不可能非常精确,一瞬间统一熄灯和开灯的情况不大容易出现。
实际出现的情况是,活动开始前后会分别出现一次熄灯、开灯的小高峰,而这期间的用电量都还是相对稳定的。
最后,即便是出现了瞬间的同时开灯和熄灯,电力系统也不至于瘫痪。
在发电机组与用户之间,有着个设计科学、功能强大的复杂的输电网络,这个多区域多层级的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应对用电量的起伏变化。
例如,城市交通照明的规模和开关的同时性都远超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分散用户,电力系统仍然保持着正常的运转,对电网的冲击是有限的,更不会对发电设备造成破坏。
至于“地球一小时”活动是否会对全球的供电网络造成冲击,答案是不会。
由于居民用电在整个国民用电总量中仅占很小一部分,而且每天的电网负载都会出现高峰和低谷,供电企业为了确网电压的在电力变压器中都不为人知的重要装置有载分接开关,是一种为变压器在负载变化时提供恒定电压的开关装置。
这就如同一台装有自动换档装置和速度调节器的车在爬坡:速度调节器保持车在设定的速度范围内行驶,自动换档装置则根据坡度的陡度来上下调节单位,即使用电量跌宕起伏,电网电压依然保持恒定。
由于具有载调压变压器以及有完善的调度计划,众多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的设备等使得电网本身具备良好的调节能力,足以抵抗负荷骤降引起的问题,同时活动本身对电网的影响也较小。
在目前的情况下,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影响和规模没有到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程度,对火力发电而言,活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资源节约。
但是随着活动规模和参与人数的增加,可能会突破电网自身的调节能力范围之内,对电网产生破坏,对其他发电,例如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等,电力会被及时调配,活动不会造成电力的浪费。
在国内电力系统中,通过有序合理的调度,完全可以达到供电和用电的平衡。
根据以往经验,电力公司通常有能力对某一时段某地区的用电情况作出较为精确的推测,再参考“地球一小时”往年此时节省的电能,理论上是可以分析出指定区域需要的用电量的,“当然,这就要求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事先做好充分准备。
实际上,通过这个活动节约的电量微乎其微,但它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