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下午,搭载17个集装箱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艘货轮办结海关通关手续驶离广州花都港,以“一港通”模式通过内河调拨运抵广州南沙港,随后直接搭乘国际货轮出口至巴西。
这是首次以“一港通”模式自广州市花都港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一港通”是广州海关和广州港联合创新推出的一种通关模式,以广州南沙港作为枢纽港,珠江沿江内河码头作为支线港,通过两地海关舱单互认,将支线港视作南沙港堆场的延伸。
“以‘花都—南沙’航线为例,出口货物在花都港完成报关和查验放行手续,通过驳船运抵南沙港后可直接换乘国际货轮出口,形成‘两港如一港’的作业模式,实现 “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花都海关表示。
随着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对新能源应用重视程度的提高,太阳能电池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青睐,与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一起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新三样”。
走进位于花都区汽车产业园的广州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成排的智能机械手有条不紊地作业,一托托用木制框架打包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被装入集装箱内,准备出口海外市场。
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成立刚满一年,正在加快开拓海外市场,生产的N型TOPCon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具备低衰减、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工作温度低、弱光性能优异等五大核心优势,近期获得了巴西客户的订单。
“针对我公司出口申报经验不足的情况,花都海关积极提供通关前规范申报和归类指导,‘点对点’指导我们准确填写报关单内容,并建议选择以‘一港通’模式出口,相比转关、口岸清关等传统模式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该负责人点赞花都海关的贴心服务。
为帮助广州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开展出口业务,广州海关所属花都海关落实“关长联系企业”机制,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多次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投产情况和产品出口计划,“一企一策”定制政策帮扶“组合包”,指导企业选择“一港通”模式进行出口,靶向释放海关政策红利,减少通关各环节等待时间,加快通关速度,畅通光伏出海渠道。
此外,花都海关还专题研究、持续跟踪太阳能电池产品主要进口国的技术法规和贸易规定,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向企业推送最新标准规程、监管政策,引导企业规范申报、合规应对。
“为加快外贸新动能培育,我关认真落实广州海关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项措施,高度重视对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企业指导帮扶。
今后,将持续与企业保持密切沟通,优化通关业务流程,打通出口各环节的堵点、难点,全力推动‘新三样’产品加速出海,支持企业抢占国际市场。
” 花都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