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永动机永不永动,只需要看一点:是否需要起始能量。
网上流传的所谓永动机,不管是什么结构和运动方式,都有一个错误的地方:在运行之前,需要施加一个起始的力,即能让“永动机”动起来的起始能量。
需要先用外力让它动起来,就这还有资格叫永动机?永动机,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任何无法永续存在的外力干扰,也能永远运行下去的一种装置。
注意其中的“永续存在”几个字,比如可以利用地球的重力,因为地球的重力是永续存在的一种力,那么机械装置能利用它永远运行,也可以叫做永动机。
这么一分析,永动机的判定文字“是否需要起始能量”这几个字是不是就价值万金?这不仅能让大家判定出一个机械装置是不是永动机,也为大家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方向——只要制造出不需要起始能量的机械装置,也就意味着制造出了永动机。
01接下来为大家呈现真正可实现的永动机结构以及原理,我就不去申请专利了,免费送给全世界,如果能为人类科技的进步贡献出一份力量,那我的人生也有了意义和价值。
双稚体爬坡。
我们在中学的物理课上应该都做过一个实验:双稚体爬坡。
用两块梯形木板做成一个V字形的斜坡,将双稚体放在斜坡的低处,一松手,它就会自动的向高处滚动,最后碰到最高处的挡板停下来。
这个实验大家都做过吧?即使没做过也看过吧?双稚体为什么会爬坡?它涉及到重心、重力等知识,不过这不是今天探讨的内容,就不深入了,我们只需要知道,搭建出一个特殊形状的斜坡,双稚体就能自动往上爬。
02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把最上面的挡板取掉,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很显然,双稚体爬到最上面时,没有了挡板,就会从斜坡上掉下去。
怎么样?脑子里有没有灵光一闪?经过我的提示,应该有小伙伴已经猜到这个永动机的原理和结构了。
没错!我们只需要将若干个斜坡首尾相连的摆放成一个圆圈,双稚体就能从A斜坡爬上去后,掉到B斜坡上,然后爬上B斜坡,再掉到C斜坡……如果周而复始,最后爬上X斜坡,再掉回到A斜坡,完成一个循环。
就这样,我们无需人为施加任何外力,双稚体就能一直不停的重复完成爬坡、掉落、再爬坡、再掉落的过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永动机。
03至于有小伙伴可能会说,你这样不能产生能量的永动有什么意义呢?双稚体掉落不就产生能量了吗?只需要在掉落的点设置一个杠杆,每个杠杆的另一头集中到圆心,在圆心处设置一个装置即可,比如击打装置。
这样,每当双稚体掉落到一个杠杆上时,就能产生击打的效果,这不就把能量利用起来了?当然,击打装置只是我提供的一个思路,也可以由此展开做出一些其它可用的装置,比如说做一个线圈,通过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等等。
这个构想在多年前就存在我脑海里了,经过多年来的推演,这个原理和结构应该是迄今为止最为完美的永动机,没有任何破绽。
现在把它无偿奉献给全世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改进。
你对此有什么疑问和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