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大专项课题“CAP1400熔融物堆内滞留(IVR)研究及试验”通过能源局正式验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3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1228
核心提示:重大专项课题“CAP1400熔融物堆内滞留(IVR)研究及试验”通过能源局正式验收

4月19至20日,由上海核工院牵头、联合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承担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CAP1400熔融物堆内滞留(IVR)研究及试验”课题通过国家能源局正式验收


评审会议现场

验收专家组认为

课题完成了任务合同书规定的研究内容,满足考核指标要求,实现了研究目标;课题组织管理有序、制度健全,一致同意课题通过正式验收

验收组由来自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中广核集团、中核集团、国核示范、上海电气核电集团等单位的16名专家组成。国家能源局、中国核电发展中心、国家电投重大办、课题参与单位代表等4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


熔融物堆内滞留(IVR)措施能够通过从压力容器外部对堆芯熔融物进行充分冷却,保证压力容器完整性,是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CAP1400缓解严重事故后果的最关键措施之一,对于保证反应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该课题于2011年由国家能源局批准正式立项,旨在通过CAP1400严重事故进程、下封头熔融池包络状态、压力容器失效准则、IVR有效性评价及事故管理措施影响等理论和计算分析工作,以及稳定熔融池传热特性、ERVC全尺寸下封头外壁临界热通量和流道流动工程验证、提高临界热通量关键因素的试验和机理研究工作,全面掌握IVR关键技术,实现CAP1400 IVR的有效性评价。

该课题研究成果已应用于CAP1400示范工程

支撑了CAP1400的安全审评

课题的主要创新成果

首次实现碳钢材料与加热铜块之间的完美结合,针对真实压力容器表面特性和安全壳地坑水质开展了试验研究,获得了CHF试验数据。


全面研究了堆芯熔化、下移进程及压力容器下封头熔池行为,解读下封头熔融池结构形成机理,确定对应情况下压力容器壁面热流密度。


采用确定论与概率论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CAP1400 IVR有效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


优化了严重事故管理导则及堆内构件,进一步提高了IVR有效性。


课题实施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包括试验装置3套、专利14项、技术秘密6项、计算分析软件2项、发表论文9篇;此外,还培养了一大批掌握IVR技术分析、试验和管理的专业人才,形成了高水平的研发团队,为后续核电研发设计提供了人才储备和保障。


2.徐福顺叮嘱吉电股份 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继续为振兴吉林经济作贡献!

3.用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为东北振兴助威,为大美吉林添彩!

今天

点击标题看看全文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入分答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