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电台道」一位新天津人,一位“老”工人,他们的奋斗和想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1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节能风电   浏览次数:106
核心提示:党代会期间,天津广播记者结识了两位质朴的基层党代表,一位是来到天津仅4年的新天津人,凭借着自身技术实力,实现了关键技术从0到1的突破。  另一位则是土生土长的天津国企职工,扎根基层30年,成长为一名能在机械大部件上“雕花”的产业工匠。  习惯了埋头苦干的他们都觉得,能够成为党代表,是平凡生活里最浓墨重彩的华章。  过去这些年,他们作过什么样的奋斗?对于天津的未来,他们又有怎样的期待?  于成泽:成为天津新市民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听取了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让我身为一名天津新市民备受感动!我是一名来自企业

   

党代会期间,天津广播记者结识了两位质朴的基层党代表,一位是来到天津仅4年的新天津人,凭借着自身技术实力,实现了关键技术从0到1的突破。
  另一位则是土生土长的天津国企职工,扎根基层30年,成长为一名能在机械大部件上“雕花”的产业工匠。
  习惯了埋头苦干的他们都觉得,能够成为党代表,是平凡生活里最浓墨重彩的华章。
  过去这些年,他们作过什么样的奋斗?对于天津的未来,他们又有怎样的期待?  于成泽:成为天津新市民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听取了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让我身为一名天津新市民备受感动!我是一名来自企业的代表……”▲纳米抛光技术研发人员高级工程师,中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成泽  今年43岁的于成泽,老家在河北省唐山市,曾是江苏省徐州市一家国企的高管。
工作之余,他利用水、盐、电等环保材料研制出一种液体抛光技术,基于这种技术的“等离子纳米抛光装置及半封闭内孔金属工件自动抛光设备”获得国家专利,该设备可以实现对零部件超精密抛光,在国际上的这个细分领域都处于领先位置。
”因为有技术傍身,于成泽一直有自己创业的想法。
但是毕竟工作稳定、收入颇丰,所以他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2018年,天津推出“海河英才”计划,一系列吸引人才的创新举措让于成泽动了心。
加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大,让他这个河北人来津创业的想法越发强烈。
“天津紧邻着我老家,家人也能安排在这,就心动了。
发自内心的说天津挺宜居的,消费水平适中,整个的城市的规划也好,很舒服。
”天津这座城市舒适宜居的环境、鼓励创新的氛围,让于成泽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带着妻子、孩子落户天津,开启创业之路。
  “从大型国企辞职,背上双肩包,也没同学、朋友,就从百度地图上搜索哪里有厂房能使用。
”看到东丽华明高新区有厂房对外租赁,于成泽在办理完落户手续后第二次来天津,就选定了新公司地址,“正好,通过对接东丽华明高新区一家孵化器,可以免费使用厂房半年。
”▲于成泽在进行纳米抛光技术科研  家人安排妥当、厂房免费使用,2019年于成泽顺利完成了企业注册,“中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然而,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时,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刚刚步入正轨的公司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因为疫情,没法去找客户,我一个工薪阶层,几十万就全投进去了。
当时最难时,口袋只有三千块钱……”幸运的是,于成泽的妻子也是专业技术人员,她深知专利技术的价值,也相信丈夫的能力和公司的未来,在最艰难的时候给了于成泽莫大的支持。
既然暂时无法联系客户,不如继续搞技术研发:“我就开始尝试把基础研发的应用往不同的领域进行拓展。
不是单一的了,开始延伸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我心想就打基础,把这块做实。
”功夫不负有心人,利用原有的“PLNP纳米抛光技术”,通过工艺研发,于成泽的核心技术从单一领域攻克技术难题,已延伸到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电子通信、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并且解决了多项行业痛点,实现了关键技术零的突破。
  与此同时,东丽区政府相关部门在调研时,也了解到企业遇到了难题,为于成泽提供了多方面的帮扶:“举步维艰的时候,东丽区科技局的一个领导,了解到我的难处,也发现技术的价值,就极力的帮我去对接金融、产业链各种资源。
给我和其他类似企业组织了4场专场融资对接会。
”政府的帮助以及对技术的辨识度给了于成泽继续创业的信心,他也通过多方努力先后获得了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并接触到了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的企业,企业发展迎来了转机。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于成泽的公司迅速壮大,从成立之初只有他一个人,发展到了拥有40多人的团队,包括3名博士、6名硕士。
卫星和大火箭用毛细管内流道特种加工技术即将在航天领域应用,医疗器械人体植入骨骼的表面特殊加工技术也即将给高值医疗器械产品带来产业技术升级。
今年,公司从技术研发向产业化转型,以天津作为总部基地,广东子公司,浙江子公司建设已经启动,与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正在有序实施。
▲位于东丽区的中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于成泽是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
除了将企业做大做强,他也一直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去年4月份,一家日本的国际知名企业看中了他的专利技术,要出资一个亿收购他的公司。
而当时,正是于成泽最缺资金的时候,但他不为所动,直接回绝了:“原因就是因为这个技术如果卖出去的话,将来中国的整个产业需要技术权利,就要日本公司授权,又会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这是企业家的情怀,更是共产党员的使命。
今年4月份,于成泽被东丽区推选成为天津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党代表。
他兴奋之余更深感责任重大,也有了更多的归属感和干事创业的激情:“作为党员,天津新市民,天津企业代表之一,有责任,有义务,也必须要为这座拥有600年历史的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  贾坤:干了30年机床工人,她成为党代表!  “我是一名车间镗床操作工”  “各位代表大家好!我叫贾坤,是百利装备集团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一车间镗床操作工,能以国企工人的身份参加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我特别激动,还有点紧张……”  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国资二代表团分组讨论时,贾坤刚一张嘴,纯正的北辰口音吸引了代表们的目光,大家觉得既亲切又熟悉。
  在党代会上,贾坤觉得自己除了党员、党代表外,还有两重身份。
作为一名普通市民,她关注报告中如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内容;同时,作为一位产业工人,她更关注的是产业发展规划。
“今年是我上班第30个年头,这些年干的就是制造业,党代会上最关心的是制造业立市等方面的内容。
”▲百利装备集团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一车间镗床操作工贾坤  “工作20年,我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贾坤1973年出生在北辰天穆,1992年技校毕业后进入天津有名的大型国企——天津重型机器厂,成为一名镗床工。
镗床是机床的一种,能完成铣、钻、磨等多种加工工艺,比其他机床功能更全面,操作也更加复杂。
镗床旁,贾坤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一干就是将近10年,成了周围人佩服的技术能手,也经历了国有企业发展的风风雨雨。
  2001年,天津重型机器厂和天津发电设备总厂合并为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发水电”)。
  对于贾坤来说,她的“亲密伙伴”也从原有的手工镗床向数控镗床升级换代。
那时,公司从大连机床厂购买了一台数控镗床。
贾坤看着它,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随后,她和几位同事被送到大连参加数控机床培训,一周的时间里,白天上课,晚上她就抱着操作手册,背编程代码,直到背得滚瓜烂熟。
  但贾坤说,代码背得再熟顶多是纸上谈兵,最重要的还是镗出合格产品来。
培训回来,她先从简单的操作干起,如果需要加工比较复杂的部件,就先不装刀头,让设备走一遍流程,确认没有差错再正式加工。
  经过不断的积累,贾坤熟练掌握数控镗床的操作。
有了智能化的加持,经贾坤手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也更精益求精。
多年来,她的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都在98%以上,近5年没有出过一张不合格品单,而且加工后的工件外观,就连检验员都挑不出毛病。
▲贾坤工作照  在贾坤身边,有不少党员职工,他们在各自车间岗位都是技术业务骨干,她也觉得,入党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儿。
  “但是心里又很矛盾,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我总觉得自己的水平还有欠缺。
”贾坤谦虚地说,“一直到2009年,才写了入党申请书,向组织递交。
”  2012年7月,贾坤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这让她觉得身上的责任更大了:  “成为党员,人家群众可都看着你了,更得起带头作用。
干活得更认真,跟同事相处要更热情,总之,一切都得积极向上。
”  “制造业立市,产业工人要做贡献”  从2013年起,企业开始出现亏损。
传导到职工那儿,就是收入减少、人心不稳。
那几年,有不少年轻职工辞职。
  贾坤没有选择离开,只要来活儿,她就还像过去一样,认认真真地干,确保每个部件都严格按照图纸参数精准加工。
她还积极参加培训,总觉得会有用武之地。
贾坤说,“那几年有时候活儿不多,参加这样的培训,是对自己的再提高、再充电。
”  从2017年开始,百利集团加大了对天发水电改革力度,企业逐渐发生变化。
在此之后,公司接到了湖北雅口、广东高陂国家重点项目订单。
  特别是2019年6月,公司中标湖北省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项目,这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项目之一,合同总金额3.32亿元。
▲天发水电碾盘山项目组件  改革之后,贾坤发现,订单比以前增加了,工作也重新忙碌起来了。
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是大伙一边做好疫情防控,一边热火朝天地在机床前赶进度。
  碾盘山项目中,贾坤要负责导水、导叶、压板、弹性油箱等多个部件的机加工,其中弹性油箱的工艺标准达到0.05毫米,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这部分工作,单位全都交给贾坤来完成。
  “最忙的时候,周末两天都要加班,但是所有人都坚守在岗位,有订单、有活儿干,谁还能有怨言呢?”贾坤说。
  到2021年底,在经历了长期低谷后,天发水电终于实现扭亏为盈。
“盈利数字不是很亮眼,但企业的发展是处于脱困向好的趋势。
”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旺说。
  在今年春节前,贾坤和同事们发现,工资卡里多了一笔1000多块钱的收入。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发年终奖了,虽然不多吧,但大伙都觉得企业又活过来了。
”贾坤高兴地说。
▲百利装备集团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制造业是天津这座城市的基因,也是成就天津未来的战略支撑。
干好制造业,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就是产业工人。
  “作为产业工人,加工的部件很多都是用在大型装备上的。
每件产品,都要用心去干,让客户满意。
东西一拿出来,人家能伸出大拇指,夸一句‘天津企业活儿干得行!’党代会报告关注职业技能培训、关注海河工匠,如果每位产业工人都能通过学习,增强产品质量的话,这样的进步汇聚起来,天津的制造业水平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  “这30年来,我是这么干的,以后,我还会继续这么干下去。
”贾坤说。
(记者 刘克琦 董朗;编辑 韩振 顾颖)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