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向海图强。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我国将重点建设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和北部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我省的粤东和粤西地市(属于北部湾)恰好在全国规划的五大海上风电基地内。
近年来,我省粤东、粤西沿海地市乘势而上,海上风电强势崛起,以资源带产业,各地海上风电上下游产业也在蓬勃兴起,东西两翼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海上风电发展的主战场。
粤东、粤西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哪家强?欢迎来投票!(可多选) 汕头:总容量超6000万千瓦,再造“3个三峡” 汕尾:诞生3个“全球第一” 揭阳:剑指万亿级战略支柱产业 阳江:建设全国首个国际风电城 湛江:建成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发电平台 提交 汕头海上风电项目。
谢嘉龙 摄粤东:屹立“风口” 潜力无限粤东地处台湾海峡“喇叭口”西南端,由于“狭管效应”,粤东等市海上风力资源在全省来说最丰富,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大。
汕头:总容量超6000万千瓦,再造“3个三峡”海上风电开发:24.5万千瓦大唐南澳勒门Ⅰ海上风电项目已建成,2022年发电突破7亿千瓦时,华能勒门(二)海上风电项目正在施工,规划装机60万千瓦,预计年底并网发电。
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四个一体化”(研发设计、工艺流程、生产交付、产品检测认证一体化)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基本建成,集聚金风科技、西安中车永济发电机、德力佳齿轮箱、洛阳LYC轴承、中材科技叶片及鉴衡检测认证中心等头部企业,实现在一个园内集聚整机、叶片、齿轮箱、发电机、轴承以及检验检测和大型科研装置等全产业链要素。
汕头还在建设广东省风电临海试验基地、超大型风电机组动力学与电气特性研究测试实验室、建设海上风电职业培训中心,提升风电创新发展水平。
发展目标:汕头纳入全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的装机容量高达3535万千瓦,未来开发潜力将超6000万千瓦,并全力打造超2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
三峡电站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6000万千瓦海上风电相当于“再造3个三峡”。
汕头还积极布局新能源电池和储能产业,构建风电与储能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汕头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
揭阳:剑指万亿战略支柱产业海上风电开发:在揭阳惠来海域,神泉一、神泉一(二期)、神泉二共三个海上风电场投入运营,总装机容量超9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30亿千瓦时。
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在揭阳惠来临港产业园,有国家电投、GE、远景、蓝水、亨通等海上风电开发商和海上装备制造企业落户。
其中蓝水海洋装备制造基地、GE海上风电机组总装基地等项目已投产,集科研、总装、制造、运维为一体的风电装备制造集群正在崛起。
改地名还选定4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区,探索“海上风电+深水网箱”模式。
发展目标:揭阳拥有1380万千瓦海上风电开发容量,正全力加速推动海上风电开发、做大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打造粤东海上风电运维基地,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万亿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
揭阳海上风电项目。
汕尾:诞生3个“全球第一”海上风电开发:在汕尾陆丰甲子海域,中广核汕尾后湖、中广核汕尾甲子共1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投入运营,年发电量超45亿千瓦时;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在汕尾陆丰碣石镇的海工基地,以明阳为龙头,基地集聚了中天海缆、江苏长风、天能重工等海上风电头部企业,初步形成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检测认证、运行维护于一体的风电装备园区。
这里诞生了三个“全球第一”,分别是:全球最大的18兆瓦海上风力发电主机、全球最大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主机、全球单支叶片最长的128米叶片。
今年8月,汕尾中广核(陆丰)风渔融合项目也开工建设,探索风渔发展新模式。
发展目标:汕尾“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海上风电1950万千瓦,正在打造集新能源发电、风电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为一体的千亿级新能源产业基地。
汕尾海工装备基地。
陈锴进 摄粤西:率先发展 走在前列粤西阳江、湛江等市海上风电产业布局较早,特别是阳江市较早形成海上风电开发和装备制造、研发、运维等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格局,走在全省前列。
阳江:建设全国首个国际风电城海上风电开发:阳江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超4000万千瓦,第一批1000万千瓦共18个海上风电项目已全部核准,总投资约1750亿元。
目前,阳江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350万千瓦,占全省43.8%,并网规模和投资额均居全省前列。
近海深水区650万千瓦项目陆续全面动工建设。
阳江拥有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三峡引领号”。
去年,阳江海上风电上网电量70.7亿千瓦时,产值约60亿元。
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已吸引总投资约348亿元的36个项目落户阳江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涵盖从风电整机设计开发到叶片、电机、变桨系统、塔筒、润滑系统、风机基础、海底电缆等全链条风电装备部件。
建成了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今年3月,启动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核心区建设。
该市还投入使用全球首台风渔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创建了青洲、南鹏岛两个渔风融合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发展目标:阳江正强化龙头带动、延链展链,加快建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新型储能”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加快阳江国际风电城建设,发展壮大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华电阳江青洲三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
湛江:建成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发电平台海上风电开发:湛江建成4个海上风电场,分别是湛江外罗海上风电场一期、湛江外罗海上风电场二期、湛江新寮海上风电场和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120万千瓦。
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落户湛江徐闻罗斗沙海域。
发展目标:预计到“十四五”期末,湛江市海上风电并网装机规模累计达270万千瓦。
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扶摇号”在湛江徐闻海域投入使用。
策划/统筹:毕式明 陈丹佳 廖奕文 顾大炜 杨世华 南小渭 唐楚生撰文:张俊 刘稳 余丹【作者】 张俊;刘稳;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