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当乡江当村,这处50兆瓦的光伏储能保供项目,从开工到并网发电仅用75天时间。
从一片荒地蜕变成整齐的光伏发电站,令人震撼的不仅是现场的图景,更是青岛援藏项目引资的“山东速度”。
新黄河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项目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电量9669万千瓦时,为日喀则市提供稳定电力能源,在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保障居民生产生活、促进当地群众增产增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清洁能源产业,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在桑珠孜区江当乡现代生态产业园区已开始了全新布局。
“在西藏建设光伏项目,主要考虑到这里光照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有利于光伏发电。
”在项目现场,中国电建集团新能源股份开发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值班长王宇鑫告诉新黄河记者,项目于2023年1月15日开工,在克服了低温、高海拔等建设难度后,3月31日完成满容量并网发电,从开工到并网发电,仅用时75天。
中电建新能源股份开发有限公司西南公司值班长王宇鑫介绍光伏储能保供项目情况时针拨回到项目开工之前,从签约到落地,无不倾注着青岛援藏组的心血。
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干部、桑珠孜区商务局副局长、江当乡生态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于晓龙在现场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援藏组抵达西藏后,拿出一个月时间,走遍全区四个街道、十个乡镇,围绕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全面调研。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制定了招商方向和招商政策,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清洁能源领域,该项目就是典型代表。
”于晓龙说,2022年11月,青岛援藏组在工作中了解到中国电建集团有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布局光伏项目的意愿,立即积极与中国电建集团沟通。
在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的积极协调对接下,洽谈有了实质性进展,11月23日,桑珠孜区举行招商项目线上签约仪式,与中电建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就50兆瓦光伏+50兆瓦时储能电力保供项目签订框架合作备忘录。
2022年12月9日,在济南举行的2022年“日喀则-山东”招商引资暨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推介会上,中电建桑珠孜区50兆瓦光伏储能保供项目正式签约,计划总投资约3.5亿元,建设地点位于桑珠孜区江当乡现代生态产业园区,总占地约1500亩。
据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戴松涛介绍,该项目进一步优化了日喀则市电力供应结构,为日喀则市提供稳定电力能源,对西藏电网调峰、调频、调度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增加了地方财政税收。
中电建光伏储能保供项目此外,中电建桑珠孜区50兆瓦光伏储能保供项目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每年减少标煤使用量2万多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万多吨。
“按项目全生命周期考虑,25年能提供24亿千瓦时清洁能源,能减少标煤70多万吨,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0多万吨。
”戴松涛说,除了显著的减排效果之外,项目还会持续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我们整个光伏厂区灰尘比较大,大概2到3个月就需要清洗一次,能提供30到50个就业岗位,而且是25年持续的。
”另据统计,在前期的项目建设当中,每天有400多名当地藏族同胞参与了项目的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清洁能源产业,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在桑珠孜区江当乡现代生态产业园区已开始了全新布局,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中电建光伏储能二期三期四期项目建设。
2023年9月25日,由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联合主办的2023年“珠峰故里,吉祥日喀则”山东招商引资推介会上,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组代表桑珠孜区再次签署合作协议,引进中核集团总投资18亿元的300兆瓦光伏+240兆瓦时储能光伏+储能项目和西藏绿牌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0.3亿元的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新能源综合服务站项目,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谋求新能源项目的合作发展,进一步发挥桑珠孜区新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记者:李震 摄影:黄中明 摄像:李震 剪辑:徐超 校对:杨荷放 编辑:邢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