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人作业现场。
湖南山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工作车间。
专注工作。
红网时刻5月2日讯(记者 曾珍)“我们总经理姜庆红一行三人这次去巴基斯坦洽谈一个单机容量12500千瓦的水电站项目,并准备引进技术与国外企业联营合作。
”4月26日,2018年全国工人先锋号单位湖南山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蒋建中说道。
争创“学习型”团队湖南山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开发组成立于2010年1月,一直以来,技术开发组在公司高管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以创一流工作、一流团队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产品升级为载体,不断在强化班组管理实效,降本增效指标方面下功夫。
目前技术开发组现有产品开发人员8人,平均年龄44岁。
其中,发电机和电气开发人员5人,水轮机开发人员3人。
其中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5人。
该公司建立并完善了培训制度及年度培训计划,争创“学习型”团队;鼓励员工学习专业知识,积极考取本专业各类资格认证。
在实际工作中,采取自学互助方式,经常开展小组讨论会,并尽可能安排员工到制造、安装、调试现场工作,不断总结实践工作中的难点与问题。
公司还十分重视员工福利待遇问题,用股份留住人才,让员工有归属感。
“长时间的工作相处,我们对每个组员和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擅长领域都非常了解,当接到任务的时候,就能第一时间把任务有条不紊的分布到每个员工的手中,让它能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蒋建中说道, 一直以来技术开发组紧紧抓住“以质量为中心,彻底消除浪费”这一主线来开展工作,不断提高班组的质量管理水平,万事开头难,制度先行,多年来技术开发组建立了质量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对属于个人原因造成的设计错误进行分析考核,有力的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了员工的责任心,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管理方法,设计的图纸先互审,再会签,开发的产品充分得到了用户赞誉。
除了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开发组在产品开发时以降本增效为目标,在进行产品开发时采用新标准、新工艺,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结构合理,以降低制造成本。
撸起袖子加油干2016年5月底,该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卡拉河订到了一个500多万美元的大合同。
同时在贵州思南天生桥电站也订到两组发电机的项目,都是新产品,而且交货时间紧,公司要求这8种产品的设计任务加班加点在2016年7月30日前完成。
开发组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大家开会讨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工。
分配任务后,通过团队协作,经常相互讨论,提升工作效率,所有人员不但白天努力工作,晚上都加班到10点以后,时长15个小时,经过连续55天的苦战,提前5天完成了所有设计任务。
图纸完成后,所有人经常深入车间,指导工人生产,最终按时供货,为山立公司在哈萨克斯坦赢得了较好的信誉和宽广的市场。
2017年春节期间,广西龙胜有一个投标项目,总共有6个电站一起招标,正月初十就要开标,公司要求开发组人员必需在春节放假期间把所有投标图纸和技术文件完成,开发组人员接到任务后,没人讲价钱,假期在家加班准备投标技术资料,按时保证了6个电站项目投标成功,为公司实现2017年经营业绩再添新功。
众人划桨开大船,百花齐放春满园,该公司注重发挥好团队的集体作用,在技术引进、产品开发、品质保障、创新升级等方面集智聚力,博采众长,争创“和谐型”集体,开发组全体成员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活跃大家的文化生活。
技术开发组先后获得新宁县模范先锋岗,邵阳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14年4月获湖南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由于技术开发组研发能力的增强,公司的效益逐年的提高,山立公司多次被县人民政府授予“企业突出贡献奖”。
2011年9月公司被评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0月公司生产的水轮发电机组获湖南省名牌产品;2013年公司成为新宁县民营企业首家税收过1000万元的纳税大户和出口创汇过1000万美元的骨干企业;2014年公司顺利通过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湖南省名牌产品复评;2016年7月“新轮”牌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17年公司获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AAA”级企业称号;2017年公司再次顺利通过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湖南省名牌产品复评。
用科技筑梦“一带一路”2010年至2017年共开发水轮发电机新品种182种,水轮机新品种169种;开发的产品容量从公司2009年以前的单机容量4000KVA上升到现在的12500KVA;开发的产品在自动化控制方面,从2009年前的人工数字控制升级到现在的人工智能控制,已有19种产品取得国家专利,其中“变速恒频水轮发电机系统”等6种产品正在申报国家专利。
“变速恒频水轮发电机系统”历经十四之久最终研发出来,目前正在生产样机,不论水流大小、机组转速,将始终处于高效率运营状态,比常规机组效率提高了5%-10%。
此项专利“双馈交流励磁水轮发电机”于2013年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届时将会产业化批量生产,填补国内变速恒频水力发电机领域空白。
湖南山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原总经理、现新宁工业园区管委会挂点企业联系人邓大钢说道。
2000年的时候,该公司的水轮发电机产品第一次走出国门,2台250千瓦的水轮电机组以75万元的价格销售到越南,从此开启“走出去”模式,从南亚转移到中亚,再到现在瞄准非洲、南美洲市场,与20多个国家的100来个企业合作,从研发制造到贸易生产,真正打开了国外市场。
2018年,短短四个月,湖南山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接待了6批前来参观交流的外宾,公司也派出代表出国学习十余次,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用科技和实力筑梦“一带一路”。
在今后的工作中技术开发组将以这次创建“全国工人先锋号”活动为契机,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指引下,努力打造一支不怕苦、作风硬、敢打敢拼、能打胜仗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