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莱城电厂磷酸铁锂与铁铬液流电池长时储能电站规划图。
核心阅读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中央明确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火力发电行业面临“保发展”和“降碳”两方面的任务,如何实现转型?请看这家企业的探索。
7月1日,华电国际莱城发电厂磷酸铁锂与铁铬液流电池长时储能电站项目启动,这是山东省2022年首个启动建设的新型储能示范项目。
莱城电厂探索新型储能方式,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长时储能重要性凸显“储能是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实现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栾健在莱城电厂长时储能电站项目启动仪式上说。
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02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43.5%。
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0%以上。
对于储能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没有储能的电力系统,就像没有调节水库的径流式水电站,来水发电,没水罢工,这在目前以火电为主的电源结构下游刃有余,因为随用随发的火电能保证“河里始终有水”,电力系统始终有可靠电力支撑;而未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到一定程度,无风无光的夜晚就会出现电能供不应求,发展配套储能,如同给水电站加装水库,目的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长时储能是一个新概念,但人类实践早已开始,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抽水蓄能,虽然建造成本和周期稍长,但设施一旦建成,其储能成本就会非常低,且可以存储大量能源,目前仍然是占比最大的储能方式。
此外,储能方式还有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核电池、空气压缩和重力储能等方式。
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是新技术储能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