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好消息再次传来!
19时42分
黄河公司实证基地
2万千瓦储能项目顺利并网发电
配套投入16.7兆瓦时电池容量
这是继6月24日19时16分100万千瓦水风光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并网发电的又一捷报!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更离不开坚守一线员工的奋斗与拼搏。
在实际工期仅仅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不负众望的黄河水电人再次上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当我们把视角转向这些平凡的英雄,他们却早已投入到下一环节的工作中,留给我们的只有他们奋斗过的身影。
经此一役,不仅意味着公司在清洁能源多能互补的发展模式探索上实现了新的跨越,更让我们看到了黄河儿女凿刻进石壁的诤诤誓言。
水光风多能互补项目是继公司建成全球最大85万千瓦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后,在大规模智能调度、风、水、光伏发电联合控制技术应用方面的进一步创新与实践,电站的协调运行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基本可以保证不弃光、不弃风,互补调节后的组合电源出力曲线将更加平滑、稳定,电能质量更加友好、优质、安全。
同期建设的实证基地2万千瓦储能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实证基地功能,为青海打造千亿锂电产业基地,完善太阳能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提供支撑。
到过多能互补项目的人都知道,出发前要做好颠簸跋涉的准备。在荒凉、寂寞的戈壁滩逗留尚且艰难,何况是长期的野外作业,电站建设者工作和生活的艰苦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很多时候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脸晒得和煤炭相差不下、节假日与家人相聚与他们基本无缘、一刮风嘴里全是沙尘……
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看到的是充满激情与热情的施工场地,是争分夺秒、废寝忘食的一线员工在装卸物资、敷设电缆、调试、排查……
辛苦,却甘之如饴……
在项目建设的关键时刻,“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更是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冲在前、做表率,把个人理想追求与智慧汗水融入到安装工作中去。
今年的“6·30”是黄河公司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光伏机电安装任务,四个月的艰苦奋斗,互相鼓励和咬牙坚持,正是源于他们对自己“黄河水电人”身份定位的认同和自豪!
6月
不仅意味着酷热,还有紧张与忙碌
共和塔拉滩的天气变化莫测,前一秒还晴空万里,后一秒就狂风暴雨来袭,给抢抓“6·30”平添了几分艰辛。但是项目进度不能因天气变化而有所延误,大家一会顶着烈日在塔顶上敷设电缆,一会又冒着风雨在泥泞的小路上来回穿梭,放眼望去全是你争我赶的工作画面。
每天早晨7点,黄河集成公司和黄河电检公司的项目部都会分别召开班前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将安全风险点降到最低;晚上,不论忙到多晚,班后会也是雷打不动地进行,总结一天的工作,讲一讲可能遇到的习惯性违章,让员工真正将安全理念铭记于心。
项目要按期投产,物资设备的可靠供应更是不可或缺,这给物资公司综合产业项目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他们合理分工,现场人员认真仔细核对检验,催货人员蹲点生产厂家催要货物,整个项目完成了6万多套支架,1105万片组件,3万多台套子阵、汇集站、升压站设备的及时供应,确保物资设备及时到达现场。
电站并网运行后,将由工程建设单位移交至海南新能源发电部负责后期的运维工作。为了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海南新能源发电部的员工从工程开工建设伊始,就随着工程进度一步步地深入参与其中,开展生产准备工作,与各参建单位同作息、共战斗,参与了升压站及子阵区域施工的监理、调试工作,完成280余册生产大纲、技术规程、图册的编写和绘制工作。
紧张的工期、恶劣的环境,阻挡不了建设者前进的步伐,在他们的身后,还有黄河水电大家庭的牵挂。公司工会将肉、水果、矿泉水、方便面等物资送到建设现场,文艺骨干来到现场,利用一把吉他一个话筒给建设者加油打气。
在抢抓“6·30”的任务中,人人都是主角,他们把握着项目推进的每一个环节,使出“十八般武艺”,目的只有一个——让“黄河光伏”这张名片更靓丽,让青海的山更清、水更绿。
向所有为“6·30”艰苦奋战的建设者们致敬!
往期精彩
把精彩再次分享给你哦~
1.钱智民出席2018央企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座谈会 为山东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作出贡献
2.孟振平调研共和光伏产业园
3.一分钟快速了解国家电投本周发生的重要大事!
今天
点击标题看看全文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入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