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木椅大小的燃烧器,内含多项科技元素,曾几何时,位于周口市太康县的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通锅炉”)要靠从国外进口,单个进口价20多万元人民币。
然而,随着近些年来的科技创新驱动,位于豫东小县城的四通锅炉攻克技术难关,自主研发出了锅炉核心配件——低氮燃烧器。
这款燃烧器每燃烧1Nm³天然气,排出的氮氧化物含量小于30mg,经过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进行试验测试,目前已获得了型式试验证书及报告,性能上完全可以与国外进口的燃烧器相媲美,且比国外进口节省50%以上的费用。
从国外,到自己造,实现逆袭转变的不仅是四通锅炉,还有久负盛名的“太康锅炉产业”。
不久前,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在太康县采访时看到,这里依托锅炉骨干企业四通锅炉,组建了河南省智能锅炉制造创新中心以及太康县共享锅炉制造产业园。
如今,河南省智能锅炉制造创新中心取得科技成果6项,专利技术112项,研发出18个系列300多种型号的锅炉产品,除了拥有国内近千个销售网点外,产品远销欧美、非洲、东南亚等110个国家和地区。
01五十年炼出锅炉产业带,太康锅炉已走向世界9月1日一大早,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少华就走进“锅炉行业远程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厅,认真查看分布在全国各地客户锅炉使用情况的实时信息。
“传统监测预警手段无法对锅炉台账信息、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全方位智能化管理。
远程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锅炉运维智能化,锅炉故障率降低30%,同时通过分析锅炉数据模型,优化锅炉使用策略,使锅炉综合运营效率提升4%-10%。
”冯少华说。
然而,50年前的第一代太康锅炉人不会想到,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创新,曾经纯手工打造、体积笨重的锅炉,如今不仅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而且还叫响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早期的锅炉生产靠手工打造据介绍,1976年,太康县第一代锅炉人冯维生、张俊岭、刘学敬等,从手工作坊式“太康县张集炊具厂”起步,开始涉足锅炉行业,当时的“炊具厂”只生产2个产品:茶水炉、夹层蒸汽锅。
其主要生产方式为纯人工,靠人工把钢板砸卷、砸出弧度,然后经过焊接组成锅炉,看起来粗糙笨重。
10年后,手工作坊迎来“升级”。
1986年,炊具厂开始生产适应市场的低压蒸汽锅炉,并更名为低压太康锅炉厂,后又更名为太康锅炉厂。
而到了新世纪的 2000年,太康锅炉厂经过企业改制,由一家独大衍生出大大小小19家锅炉生厂,分布在太康县张集、符草楼两乡镇311国道沿线,形成了全国闻名的锅炉产业带。
从2010年至2020年,太康县统筹布局,建立了太康县产业集聚区,规划了锅炉产业园区,太康锅炉企业由带入园,产生了集聚效应。
2020年至今,太康锅炉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是借助工业物联网和科技创新的东风,由四通锅炉牵头建设了太康县锅炉行业共享制造产业园,实现了智能化生产,掌握了锅炉尖端领域的核心科技,提高了产品竞争力,让“深居”内陆腹地的太康锅炉,“走”出了国门,畅销到国外。
“目前,我们太康锅炉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医药、化工、纺织、建材、养殖、食品饮料、塑料泡沫、印刷洗涤、橡胶加工、造纸、木材加工、宾馆酒店等各个行业。
比如,石油炼制、化工生产等过程中的伴热、加热,食品行业中淀粉、酒精、糖果等生产过程中的加热、杀菌,建材领域水泥、玻璃、陶瓷等生产过程中的熟料烘干、熔化,这些都需要我们的锅炉。
”太康县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02研发团队阵容强大,解决了高端零部件的“进口之困”步入河南省智能锅炉制造创新中心展厅,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的“科技范”。
展厅内的专家团队简介中,15名牵头人大多是教授、博士生导师,有的还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他们是当今锅炉界赫赫有名的“大咖”。
“2022年,我们还启动了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不少从事锅炉技术研究的学者、专家,到我们这里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事理论研究和产品研发,从而提升了锅炉行业的科技含金量,注入了新质生产力。
”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坤介绍说。
有这样一件事,让冯坤记忆犹新。
2015年,自北京市首先颁布燃气锅炉低氮改造相关政策实施,各地锅炉低氮改造按时间节点与排放要求陆续进行。
当时,国内“燃烧器”的技术无法达到低氮要求,此技术被国外市场垄断,全部依赖国外进口。
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科技!冯坤和管理层商议后,决定引进高层次人才,全力攻克技术难题,打破垄断,填补国内空白领域。
最终,经过反复实验、调整,一款由“四通锅炉人”自主研发设计的低氮燃烧器,成功面世。
而且经过实践得出了有力的数据,四通牌低氮燃烧器每燃烧1Nm³天然气,排出的氮氧化物含量小于30mg,与国外进口的燃烧器相媲美,并经过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进行试验测试获得了型式试验证书及报告。
“这个排放量越低,说明燃烧器的低氮技术越过硬,意味着天然气燃烧得更彻底更节能环保。
”冯坤说,他们自主研发设计的这款燃烧器,比国外进口节省50%以上的费用。
此外,也避免了进口产品售后服务沟通难的问题,切实做到让“四通锅炉温暖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初衷。
另一个让四通锅炉人引以为豪的就是“锅炉行业远程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
2023年,该平台获得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和河南省绿色低碳发展标志性项目。
“不论在内蒙古还是海南,只要客户使用的锅炉进入这个互联网平台,作为厂家的我们,就能及时看到节能器进水温度、排烟温度等主要信息,以便迅速发出排烟报警、熄火报警、缺水报警等。
”该平台工作人员王红霞说。
科技引领,示范带动。
如今,在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的带动下,锅炉产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
目前,太康县有56家锅炉生产企业,430余项专利技术,60000蒸吨年生产能力,12000余台云端智能在线服务,20000余人锅炉产业从业人员,产业链规模达到100多亿元,“太康锅炉”卖到了国内近千个城市以及国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玉坤实习生 魏 欣编辑 曲 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