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重组计划终于落定的淮河能源业绩稳步向前。
近日,淮河能源(600575.SH)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62亿元至9.12亿元,同比增长168.21%至221%。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淮河能源于2023年12月完成潘集发电公司资产购买事项,潘集发电公司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交易价格11.81亿元。
合并完成后,公司的资产规模、2023年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有所增加。
淮河能源此笔重组筹划多年,最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与控股股东淮南矿业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
降本增效改善盈利水平目前,淮河能源主要从事火力发电、售电、铁路运输及煤炭贸易业务。
公司拥有自营铁路专用线272.5公里,具备年7000万吨煤炭运输能力,并整合了淮河、长江及近海的航运资源。
在电力板块,淮河能源总装机容量389万千瓦,权益装机容量255万千瓦,通过全资子公司淮矿售电公司和江苏售电公司开展售电业务。
业绩方面,近年来,淮河能源经营承压。
2020年至2022年,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亿元、4.36亿元、3.47亿元,连续三年下降。
2022年,淮河能源全面完成全资子公司发电公司吸收合并工作,发电公司正式注销。
同时,淮河能源依规启动实施新庄孜电厂关停工作,以进一步优化发电资产结构,减少小机组亏损,改善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公司一系列降本举措取得了成效,据最新的业绩预告,2023年其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62亿元至9.12亿元,与上年同期(重述后数据2.84亿元)相比,同比增长168.21%至221%。
重组落地扩充火电资产淮河能源业绩增长的原因,还包括其谋划多年的重组计划终于落地。
为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2023年12月,淮河能源以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淮河电力持有的潘集发电公司100%股权,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