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是什么样子?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50岁已是年过半百,青春已逝。
可有人却依旧生动如二十岁的年轻人——拥有满腔激情与热血,怀揣奋斗梦想,渴望为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奉献一份力量。
她,就是国家电投中电国际永新运营公司发电部试验班班长, 珠,今年虚五十,同事们都叫她“王姐”。
第一天去公司报到,领导和新同事们看到她第一句话都是 “你终于来啦,试验班好多工作等着你呢。”原来,试验班还没人员,化学制水节点计划2017年7月中旬完成。
但试验室还在筹建中,试验仪器还没全部到场,试验班学员还在河内学习中文,化学制水节点水质分析工作能完成吗?试验室还没人,她是第一个。在了解了一系列情况后,她说 “只要领导支持我工作,有我在,化验方面没问题,保证化学制水节点顺利完成。”
说着容易做着难。时间不等人,为了尽早建立试验室,她每天“泡在”工作里,白天配制化学分析所需标准溶液及常用试剂,调试校正各类表计。晚上联系设备厂家查资料、编制设备操作卡,水分析常规项目的操作卡,编制完善试验班制度。
最费心的是对越籍化学运行人员的培训,他们经过理论学习和电厂实习,只是初步了解了电厂化学运行,完全不明白化验的诸多道理,更不用谈动手化验操作了,为此她编制了最简单的操作卡,花了一个多星期手把手的教会了他们简单的操作分析。
就是这简单的水质常规分析,保证了2017年7月18日化学调试制水节点顺利通过,保证了海淡制水源源不断的制出合格水质,为1号机组下一步调试创造了条件。而她真的只用了半个月就建立了一个初步具备水质常规项目分析的试验室。
三易其稿编制化学规程
她刚松了口气,又接到编制《化学试验规程》的任务,第一版8月底前必须要完成。她又懵了,规程咋编?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呀。于是她加班加点,查阅大量资料,与同行 或微信进行沟通交流咨询。
那个时候由于永新现场没有网络,宿舍也没网,只能用手机流量,在这种情况下,她克服重重苦难,8月底终于完成第一稿。
后经过EPC、BOT审核,提出了修改建议,并要求10月份完成,当时刚好她回国休假,时间不等人,她利用回国休假时间,回到“娘家”常熟电厂收集资料,根据建议要求进行修改,反反复复,三易其稿,历时三个月终于完成。
《化学试验规程》对化学试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是面向越籍员工的学习材料,她尽量把规程内容编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她还向仪器设备厂家索要设备说明书,提前编制简易设备操作卡并加入试验规程中,为培训新学员作好充分准备。目前她编制的《化学试验规程》有中、英、越南语三种语言。
竭尽所能传授化学知识
2017年11月,试验班终于迎来了新生力量“6名越籍新员工(大学毕业生)”。她非常开心,也自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需要全面负责班组规划、建设、日常管理和新员工培训等工作。她对自己说“我一定尽我所能、尽我所知,把我所有的知识、经验传授给他们。”
但他们仅参加了3个月的汉语速成班,还不可能熟练运用汉语,生活上诸如“你、我、他”都分不清,“沟通”两字认识而不理解,专业词汇方面更不行,器皿名称不认识,更别说药品试剂名称了,这是她最担心的,因此工作中她必须多留神,任何操作必须在她和副班长指导下进行。
她及时调整培训方式,空闲时让他们读规程和操作卡,给他们讲解设备使用说明,讲解如何配制化学试剂,如何使用试验室的器皿,甚至手把手教,要求他们做学习笔记并不定期检查。
如今越籍员工对常用分析设备的作用、性能也基本掌握了,可以独立检测燃煤、燃油和汽水常规分析项目了。
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而她要在工作中发扬他们的优点,改正他们的缺点。在培训过程中,她也发现中越两国之间文化上的差异。阿锦是个很文静的女孩,学习非常刻苦,汉语水平也很好,理解很快,那么她就想让她多学点,多做一点。
可是就是这一点,差点让试验班不团结,小女孩以为她不喜欢她,总让她做事,其他学员也有许多意见,说她欺负阿锦,加上当他们操作不标准时,她纠正他们、要求他们要规范操作时,不知不觉间言语可能重了点,他们又说“师傅好凶,她们好怕”,开始躲着她。
她于是利用班组民主交流会和他们交心,主动开展自我批评,及时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倾听他们的声音,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构建和谐班组。让他们感知体会,她不仅是他们的班长、师傅还是他们的朋友、永新试验班的家长。
为了工作中能够和越籍学员顺利沟通交流,她报名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越南语及英语培训班,经常参加学员们的活动,努力融入到年轻人当中。
越南学员主动加班的情况不多见,在1号机调试冲管期间,需要试验班24小时跟班分析,她安排他们晚上轮班,没有一个人愿意,她一边解释这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安排,一边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他们,她连续十多天晚上加班,只利用工作间隙休息一下,让他们认识到工作的责任。
后来他们都主动要求加班,说 “师傅,你年纪大了,我们还年轻,我们现在可以独立分析了,我们上,你好好休息,白天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师傅做呢。”王师傅很欣慰,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为了让越籍学员尽早熟悉试验室药品的性能及试剂配制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她利用休息时间编写了《试验室药品管理制度》和《安全作业指导书》,并制作PPT,利用每周三班组安全学习机会,图文并茂低给学员讲解安全的重要性及安全技能方法。
现在试验班继续开展内部技术讲座、岗位技能练兵,坚持学习掌握和考试巩固同步递进的方式,进行周培训、周考、月总结,以考促学,以考促练,发掘人才。今年4月,已经有5名学员达到了化验员的基本标准,其中有两名学员非常优秀,已经可以帮助她做班组管理方面的工作了。
她的付出得到永新运营公司的认可,公司正着力将试验班打造成中电国际乃至集团公司海外示范班组。
每一天生活都会有无言的温暖和希望
越籍学员一声亲切的师傅
用纸巾帮她擦去额头的汗
一杯暖暖的茶水
王师傅感受到了他们的爱
在教徒弟的时候再累也不会感到累
她决心要教会他们全部
因为总有一天她要离开永新
徒弟们将继续把光荣和希望
传承下去……
往期精彩
把精彩再次分享给你哦~
1.助力西藏兴民伟业,国家电投砥砺前行
2.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师傅,我想对你说……
3.我们走在“一带一路”上 | 他和她的异国奋斗故事
今天
点击标题看看全文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入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