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超越这平凡的奢望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像穿行在无边的狂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激昂的歌声响起
歌词里回荡着向上奋斗的力量!
人生,就是要不怕折腾
在朝气蓬勃的岁月里,挑战自己
在不断历练中慢慢强大
不停留于仰望天空
更要努力让自己高傲地飞翔
下面,我们来看他
从“仰望天空”到“振翅翱翔”故事!
他是程澈,国家电投中电国际国际部哈萨克斯坦项目组的一员。在常熟发电有限公司经历了8年生产运行岗位的磨练后,2015年参加了中电国际举办的国际化人才英语培训班,不久便来到了中电国际国际部从事国际项目开发工作。
一个合格的国际化人才应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全球化的思维模式;需要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随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从事国际项目开发经常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件、用英语收发邮件、参加英文会议以及与老外交流。
此时所有的工作对于他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迫切的需要提高自己和转变角色来满足新岗位的要求。
challenge
语言不行怎么办?
为快速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他每天下班后都会参加英语培训班,提高英语口语;上下班路上也不闲着,反复的听英文演讲,提高英语听力;写邮件的时候,写完后都会让同事校对,提高英语写作。
通过一年多时间的锻炼,如今,他已经可以快速阅读英文文件、独立收发英文邮件、与老外无障碍交流。
项目开发知识欠缺怎么办?
生产运行和项目开发,是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为快速适应新岗位的要求,需要快速转变角色,在新的领域学习新的知识。
他通过日常与同事的交流、学习和积累,快速积累了一定的项目开发知识;并通过在不同项目上的锻炼,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具备了项目开发的能力。
同时在业余时间参加项目管理培训班,于2018年取得了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证书,逐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国际项目开发人才。
中电国际国际部于2017年5月开始接触哈萨克斯坦项目,此时程澈也成为哈萨克斯坦项目组一员。哈萨克斯坦对于中电国际来说是一个新的国别,其所在的中亚区域对于中电国际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区域。
由于哈萨克斯坦是新兴的投资市场,在哈的中资企业又极其稀少,这对于哈萨克斯坦项目组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项目初期面临着信息不对等、信息来源不足、关键信息缺失等诸多困难。
但项目组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拓展渠道,利用每个成员的资源寻找、收集哈萨克斯坦市场信息,并多次赴哈与政府、合作方、在哈中资企业、第三方机构等沟通交流,拓展信息渠道,最后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筛选、分辨、分析、总结,提取出有用信息。
最终项目在中电国际立项的时候,除提交了立项申请主报告外,还提交了包括投资环境分析报告、国别分析报告、电力市场分析报告、风险分析报告等近200多页的详细立项材料,受到了公司领导的好评。
在与项目合作方合作的过程中,项目组通过自身的努力,认真、踏实的工作,克服种种困难,充分发挥工匠精神,逐步获得了项目合作方的一致认可。
程澈也得到了来自同事、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项目组经常以“只要想做,就能做成”作为激励,引领整个项目组砥砺前行,攻克一道道难关。
? 经过项目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2018年7月5日,中电国际与合作方Visor集团在阿拉木图正式签署合资协议,标志着扎纳塔斯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哈萨克斯坦项目已从一个普通的中哈企业合作项目,成为中电国际乃至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上升到中哈两国产能合作清单项目的高度。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会议上,哈萨克斯坦项目作为2018年开工的重点项目被提出。
在正式签署合资协议后,程澈激动地爬上阿拉木图麦迪奥雪山,望着远方的山峰,所有情绪融合成一份感动
大家的努力终归得到了回报,国家电投中电国际投资的项目即将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生根发芽,未来我们会飞得更高、更远。
3.钱智民出席徐州高质量发展恳谈会 争做能源企业助力江苏、徐州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今天
点击标题看看全文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入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