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一年内成本下降近40%,海上风电为何依旧难盈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16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海上风电   浏览次数:174
核心提示:风口财经记者 管亚楠历经一个月“空窗期”,国内海上风电迎来大规模招标。近日,国家电投发布2023年第四十九批集中招标公告(海上风电竞配机组招标),总计27个标段装机容量16GW。相比去年10.5GW的体量,同比增长超52%。与此同时,作为海上风电的先行者的欧美等多个国家的海上风电项目却因成本等问题屡被叫停。在各国都将海上风电作为脱碳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柱背景下,海上风电为何依旧盈利难,又该如何实现降本增效?国内成本走低,欧美承压叫停入夏以来,欧美一大批海上风电开发计划被取消,据《华尔街日报》统计的数据显示

   

风口财经记者  管亚楠历经一个月“空窗期”,国内海上风电迎来大规模招标。
近日,国家电投发布2023年第四十九批集中招标公告(海上风电竞配机组招标),总计27个标段装机容量16GW。
相比去年10.5GW的体量,同比增长超52%。
与此同时,作为海上风电的先行者的欧美等多个国家的海上风电项目却因成本等问题屡被叫停。
在各国都将海上风电作为脱碳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柱背景下,海上风电为何依旧盈利难,又该如何实现降本增效?国内成本走低,欧美承压叫停入夏以来,欧美一大批海上风电开发计划被取消,据《华尔街日报》统计的数据显示,受影响的欧美海上风电项目至少有10个,涉及投资总额达3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00亿元)。
造成项目取消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难以承受涡轮机、电缆和其他风电设备的建设成本和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甚至关键设备质量也不及预期。
在谈及造成此种现象的其他原因时,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副主任袁帅表示,近十年来,欧洲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主要伙伴和重点市场。
但因为美国以“去中国化”或“去风险”为借口的施压,中欧新能源产业链合作的势头遭到破坏,长期依赖中国高性价比风电供应链的欧盟风电产业遭遇诸多挑战,因而导致成本激增。
据了解,海上风电场成本主要由设备购置费、建安、财务以及其他费用构成。
“一般来说,设备购置费占工程成本的一半左右,设备成本上升对项目进度的影响会很明显”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刘嘉向记者表示。
而从财务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侵蚀利润,市场剧烈动荡下也是导致欧美行业龙头纷纷随势而停的重要原因。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变化情况 (数据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