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能源都属于广义上的太阳能,如果没有太阳,人类如何获得充足的能源?今年9月,世界地热大会将首次在中国举办。
作为少有的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地热能绿色低碳,且总量惊人,约为全球煤炭储量的1.7亿倍,是个巨大的宝藏。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为顺利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需进一步提升地热能利用水平。
地热能开发利用可分为直接利用和地热发电两个方面。
地热直接利用包括供热、制冷、烘干、温泉洗浴等,地源热泵是全球地热直接利用最主要的方式。
我国地热资源利用以直接利用为主,2020年我国地热直接利用量超40吉瓦,全球占比38%。
我国地热利用虽然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但却算不上地热强国,因为在潜力更大的地热发电领域,装机量甚至排不进全球前十。
早期地热能直接应用存在的问题是地理局域性,由于热能难以进行长距离传输,所以只能在产地附近利用。
想要更好利用地热能,就需要将其变为电能,而电则可以较低损耗实现长距离传输,这也是一些地热大国更注重发电应用的原因。
由于地热能利用水平不高,导致我国地热能只能就地消化,无法大范围转移。
地热发电原理并不复杂。
在传统火电厂中,人们将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石能源用作燃料,以产生高压蒸汽进行发电。
地热发电所不同的是地球起到了锅炉的作用,通过利用地热水形成过热蒸汽后,推动涡轮机旋转发电。
除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