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世界最高海拔!运达&三峡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安全运行20个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16   来源:风电网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507
核心提示:从海拔5158米的世界最高风电项目传来最新消息:西藏措美哲古分散式风电场首批机组自并网发电以来已安全运行20个月,累计发电量突破1.4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2.1万吨,节约标准煤4.4万吨。作为该项目机组的设计开发者,运达股份可谓是创造了世界高原风电建设史上的奇迹!填补了超高海拔地区风力发电开发建设的行业空白。曾几何时,西藏因为其海拔环境高、空气密度低、能源开发的内在动力不足,昂贵的建设成

从海拔5158米的世界最高风电项目传来最新消息:西藏措美哲古分散式风电场首批机组自并网发电以来已安全运行20个月,累计发电量突破1.4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2.1万吨,节约标准煤4.4万吨。作为该项目机组的设计开发者,运达股份可谓是创造了世界高原风电建设史上的奇迹!填补了超高海拔地区风力发电开发建设的行业空白。

曾几何时,西藏因为其海拔环境高、空气密度低、能源开发的内在动力不足,昂贵的建设成本以及羸弱的输配电网,导致这片广袤土地蕴藏的巨大能源迟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

面对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极端环境,运达股份携手三峡集团按照“基地化、规模化、集中连片”风电开发总体思路,一起打破了高原风能“有气无力”、不具有开发价值的魔咒,完成了措美县哲古镇分散式风电场超高海拔风电科研示范项目的实施。

为了让风机更好适应高海拔环境下特殊运行需求,运达股份为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量身定制出两款机型——WD131-2200和WD156-3300风电机组,在设计上通过一系列创新,使机组能够胜任高海拔环境下的严苛需求,有效捕捉风能。

01 翼型创新提升风能利用

由于超高海拔地区大气压力和空气密度极低,平均只有沿海地区的60%,犹如“清风拂袖”,聪明的科研人员通过将袖口增大,改变袖口的形状提升聚风能力,最终设计了长叶型气动性能优异的特殊翼型,有效改善了风电机组叶片在低空气密度下的失速性能和捕风能力。

02 材料升级抵御恶劣环境

作为国家超高海拔风电科研示范项目,这里海拔环境超高,紫外线超强,高低温变化剧烈,风沙雨雪冲刷频繁……一系列问题对叶片的材质和运行带来严峻考验,运达的技术人员通过在叶片表面采用高耐厚性、高耐磨性、高弹性的胶衣及面漆涂层,延缓叶片老化。如果说其他地区的叶片穿的是“普通全棉衣物”,那高原机组的叶片穿的就是“高科技冲锋衣”,它能最大程度保护叶片,抵御恶劣环境,从而保证机组的质量和运行寿命。

此外,措美项目机组的电器部件所有的技术指标都是专门按照高原地区低气压、低密度、高紫外线环境,专门做的调校和测试,完全符合高原运营需求。

03 并网革新攻坚恶劣条件

为了适应西藏分散且建设相对比较薄弱的电网,运达股份采用了弱网连续故障穿越技术、惯量相应和一次调频技术、宽频振荡抑制等技术可以提高弱电网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供电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停电,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机组在恶劣工作条件下能够安全可靠运行。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新时代的运达追风人,坚守“安全第一、科学施工”的原则,克服大雪风沙、低温缺氧等恶劣条件,让风电机组屹立在这世界屋脊,填补了国内外超高海拔风电开发领域的空白,也为未来世界屋脊大规模风能开发提供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借鉴。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