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年等效4408小时,这个风电场凭什么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16   来源:风电网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189
核心提示:富锦,坐落于祖国最东北的省份黑龙江,这里冬季漫长、严寒多雪,寒潮、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可就在这样低温极寒、少人值守的环境下,运达股份富锦分散式风电项目4台总容量8MW的WD131-2000风力发电机组,年发电量可达3526.7万千瓦时,机组可利用率99.7%,年等效小时数更是高达4408小时,相比全国风电场2231小时的平均水平,整整高出了近一倍!他们是如何做到的?01 为风机重塑“金刚不冻

富锦,坐落于祖国最东北的省份黑龙江,这里冬季漫长、严寒多雪,寒潮、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可就在这样低温极寒、少人值守的环境下,运达股份富锦分散式风电项目4台总容量8MW的WD131-2000风力发电机组,年发电量可达3526.7万千瓦时,机组可利用率99.7%,年等效小时数更是高达4408小时,相比全国风电场2231小时的平均水平,整整高出了近一倍!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01 为风机重塑“金刚不冻”之身

富锦项目所在地年平均风速6.25米/秒,冬季气温最低可达零下30~40℃。机组想要实现超高利用率,首先要具备极端环境下防寒防冻的能力。

对此,运达科研人员首先采用不同种类的耐低温材料为风机和桨叶分别塑起了“金刚不冻”之身,并通过优化材料抗低温性能,使风机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达到零下40℃以下。同时,采用特殊加热系统实现了变桨系统低温启动和低温上电保护,以及各零部件的低温控制和保护,使机组能够由内而外适应低温环境下的安全运行要求。

02 为风电场武装“智慧大脑”

富锦项目所在地不仅冷,还很远。

“我们项目部常驻呼兰,到富锦项目开车要600多公里。”富锦项目现场经理丛超表示,分散式风电场区域跨度大、资源调度困难,做好管理运维难度可不小。

不过,运达股份从风电场的精细化运维出发,自主研发PHM系统(风电机组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系统),可以实时对风机的健康状态进行检测和预警,减少停机运维时间,大幅提高现场处理问题的效率,提升可利用率与发电量。

“随着后台大数据的不断丰富与学习,就能一步步实现少人值守、甚至无人值守的运营模式。”丛超说,得益于PHM这个“智慧大脑”,目前运达股份在黑龙江建设的近20个分散式项目,运维效果都十分良好。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