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经常听大人们讲故事,往往起头就说盘古开天辟地……。
那么,盘古开天辟地究竟是怎么回事? 盘古,又称混沌氏,或者盘古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认为是宇宙的开创者和万物的始祖。
关于盘古开天辟地,始见于《艺文类聚》所引三国时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和清人马《绎史》所引《五运历年纪》。
三国吴人徐整《三五历记》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故去地九千里。
” 《五运历年纪》记载:“首生盘古,垂死化身。
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述异记》记载:“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
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
总体翻译过来就是: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出现,整个世界都是漆黑一片,就好像一个鸡蛋一样,但是这个鸡蛋里一直孕育着一个生命----盘古!一直孕育了一万八千多年! 有一天,突然醒了,睁开眼后四周全部什么都看不到,黑乎乎的,于是就拿起一把斧头,一斧子劈下去,山崩地裂!咚咚咚咚几声巨响,在整个像鸡蛋的这个宇宙里,轻的慢慢的往上升,变成了天,重的慢慢下沉变成了地,突然变得神清气爽,但是当他准备坐下的时候,因为没有支撑物,天和地又想慢慢的合在一起,因为怕他们再合上,于是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从此以后,每当盘古长高一尺,天就升高一尺,地就长厚一尺,足足又撑了一万八千年,有一天,他觉得天和地距离够远,感觉不会再合上了,也变得更加牢固,因为他过度劳累,就躺了下来睡着了,就这样他在熟睡中死去了。
盘古是过度疲劳,累死的,他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
他在梦中还想着着:光有蓝天、大地可不行啊,我还要在天地间造个日月山川,人类万物。
可是他已经累倒了,再不能亲手造出这些生物了。
最后,他想:那就我的身体留到世界上吧!于是,在他死后,他的遗体突然发生了变化: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呻吟之声,变成了隆隆作响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和高山;血液变成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头发和胡须,也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草地林木;肌肉变成了土地;牙齿和骨骼,变成了闪光的金属和坚石、珍宝;身上的汗水,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
于是,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鸟兽虫鱼,天地间从此有了世界,盘古自身造就了一个美丽的世界!整个世界才有了活灵活现的生命!传说盘古的灵魂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
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
盘古神话虽未见于先秦古籍,但它和《山海经》所记的烛龙神话却有相似之处,或者就是这一神话的演变,后来又吸收了南方民族盘瓠(hù)传说的某些因素,才创造出这样一个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物。
到明末周游写《开辟衍绎》,盘古手里又被加上了斧头和凿子这两件劳动工具,故事内容发展为包含劳动开辟天地的观念。
往深了说,盘古神话代表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男权取代女权成为社会最高权力中心。
为了维护父系社会的正统性,汉末御用文人窃取了女娲创世的成就。
比如在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女娲传说中,盘古传说和女娲传说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两者拨开混沌开辟天地,死后化为世间万物等等。
但由于盘古神话早已深入人心,现在只能保留其正统性,期待今后研究史料找出确凿的证据。
盘古神话表现了一种人本主义思想。
一切以人为本,宇宙由人开放,由盘古顶天立地,天高一丈,地日厚一丈,而盘古日长一丈,一万八千年,盘古巨人长得多高,说他神于天,圣于地,展现了人类是自然主人这一人本主义的宝贵思想。
这很有意义。
这是一种生命意识,人的生命不息,劳动不息,就能创造一切,这就是盘古神话所展现的思想光辉。
其次,人的本质在于劳动,这使得人类高于所有动物,不同于所有动物。
盘古神话本质上是赞美人类劳动最壮丽的凯歌。
盘古神话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