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神十五航天员乘组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8-26   来源:节能风电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389
核心提示:7月31日,航天员费俊龙(中)、邓清明(右)、张陆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 摄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刘艺、占康)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31日下午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从太空返回57天后首次正式公开亮相。航天员乘组飞行正常返回后恢复期主要分为隔离恢复、疗养恢复、恢复观察三个阶段。截至目前,神舟十五号乘组已完成前两个阶段工作。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赴太空,随后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五号乘组同神舟十四号

   

7月31日,航天员费俊龙(中)、邓清明(右)、张陆敬礼致意。
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 摄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刘艺、占康)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31日下午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
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从太空返回57天后首次正式公开亮相。
航天员乘组飞行正常返回后恢复期主要分为隔离恢复、疗养恢复、恢复观察三个阶段。
截至目前,神舟十五号乘组已完成前两个阶段工作。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赴太空,随后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神舟十五号乘组同神舟十四号乘组“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由此开始。
在轨驻留6个月时间,3名航天员完成了4次出舱任务,刷新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欢度空间站建成后的首个春节,开展了40余项科学实(试)验和技术验证,被称为“圆梦乘组”。
7月31日,航天员费俊龙在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 摄“能够亲自参与并见证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是我们的光荣。
”神舟十五号乘组指令长费俊龙说。
费俊龙于2005年10月首次实现飞天梦想,时隔17年,他第二次作为指令长为国出征。
他说:“两次飞天,任务虽有变化,但为国出征的初心使命、永不停歇的备战训练、逐梦九天的赤胆忠心没有改变。
”7月31日,航天员邓清明在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 摄回望在太空180多个日日夜夜,邓清明印象最深刻的是空间站建成后的首个春节,“我们在天上收到了全国人民的祝福。
激励我们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坚决完成任务。
”4次出舱是神舟十五号乘组的亮点,首次叩问苍穹的张陆最难忘出舱经历。
“我在舱外被浩瀚宇宙深深震撼。
感谢全体科研人员的陪伴、支持,使我们能顺利完成4次出舱任务。
”张陆还谈到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和神舟十六号乘组的两次“太空会师”,“3个乘组间浓浓的情谊,是生死相托的相互信任、也是航天精神的接续传承。
”7月31日,航天员张陆在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 摄目前,在中心科研保障团队的精心守护和照料下,3名航天员身心状态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已全面转入恢复观察阶段。
待完成恢复健康评估总结后,他们将转入正常训练工作。
“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必将行得更稳更远。
”费俊龙说,“我们会珍惜荣誉、继续努力,期待为中国航天事业再立新功。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