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神舟十五号成功着陆,圆梦乘组顺利归家,为什么说邓清明最遗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8-26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127
核心提示:一如既往的稳,(时间)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东风着陆场,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安全回家,至此中国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全部进行过飞行任务,恰逢中国第三批航天员执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一切都非常圆满!三名航天员被医监医保人员从返回舱内抬出,六个月的太空飞行对于身体的消耗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看着三位航天员面容是比较疲惫的,但是太空出差六月返回家中喜悦之情自然是难以言表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较为特殊,和此前的神舟十四号以及刚刚升空的神舟十六号都有所不同,神舟十五号主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如既往的稳,(时间)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东风着陆场,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安全回家,至此中国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全部进行过飞行任务,恰逢中国第三批航天员执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一切都非常圆满!三名航天员被医监医保人员从返回舱内抬出,六个月的太空飞行对于身体的消耗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看着三位航天员面容是比较疲惫的,但是太空出差六月返回家中喜悦之情自然是难以言表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较为特殊,和此前的神舟十四号以及刚刚升空的神舟十六号都有所不同,神舟十五号主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空间站中的各种实验载荷进行安装完善,比较类似新房子下来之后进行装修安装家具一样的工作。
只有在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任务完成之后,中国空间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进入运营阶段,正是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的工作决定了神舟十六号乘组的构成。
刚刚升空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三名航天员景海鹏作为指令长,此次已经是他第四次太空飞行,可谓是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而同样是86年出生的02号航天员朱杨柱和03号航天员桂海潮都是中国第三批航天员中的成员。
这次是非常典型的“一老带两新”模式,他们之间相差着近20岁,当然这并不是亮点,真正令人关注的是三名航天员的任务分工有了明显的区别,涵盖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以及载荷专家三种,未来中国空间站的载人飞行任务大概率也会采取这样的模式。
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运营阶段,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载荷专家可以在轨进行空间试验。
因此说神舟十五号的载人飞行任务较为特殊,随着他们的返回也宣告着中国空间站至此进入了正式的“使用周期”。
神舟十五号乘组被称为圆梦组合,主要是因为费俊龙和邓清明,费俊龙作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2005年首次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和航天员聂海胜一同飞天。
2022年11月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确定费俊龙为指令长,这也意味着他时隔17年再次进行飞天任务实属不易。
而对比之下航天员邓清明要更为不易,1998年成为国家选拔的14名首批航天员之一,直到2022年11月才成功入选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他坚持不懈的等待了25年,最终圆梦太空!现在这个圆梦组合已经完成了六个月的飞行任务,由于在太空中长时间的飞行,微重力环境对于航天员的身体造成了一定影响,在回京之后他们还需要经过数月的恢复训练,让身体再次适应重力。
对于航天员邓清明来说,这一次太空之旅绝对算是圆梦之旅了,虽然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运营,常规的载人飞行任务一年两次还是比较密集的,但是随着中国第三批航天员参与飞行任务,以及正在选拔的第四批航天员,中国航天员的数量将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分工更加明确的条件下,航天驾驶员每次可能就出动一人任指令长,因此说神舟十五号就是邓清明太空飞行的最好机会。
不过有一点还是比较可惜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一共进行了四次太空行走任务,这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算是首次,因此说是破纪录的。
但是四次太空行走,航天员邓清明均是在进行配合,01号航天员费俊龙和03号航天员张陆出舱执行任务,虽然正常来讲太空行走是三名乘组配合完成的,但是邓清明没有实现出舱行走总归是有些遗憾的。
正常的情况下,一次载人飞行任务如果进行多次的太空行走,那么三名航天员乘组都会进行至少一次的出舱。
四次出舱太空行走邓清明都是在舱内配合,这是一件挺遗憾的事情。
毕竟作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他们已经要奔六,未来飞天的次数或者机会是可见的。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太空行走并不是航天员太空飞行的标配,不进行太空行走自然也没有任何问题,中国现役的航天员也有未进行过太空行走的。
三名航天员夜晚出发凌晨到家,六个月的太空飞行再加上“舟车劳顿”,等他们恢复到最佳状态,势必会再次征服太空,毕竟中国航天的发展速度肉眼可见,不仅仅是中国空间站,2030年前的载人登月以及未来的载人登火,都需要他们参与进来。
希望三名航天员的身体可以快速恢复,未来再战太空!文/科学黑洞,图片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