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用100度电抽水,再发电80度,赔本水电站为什么还要花费几百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8-26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142
核心提示:前言在我国,一些专家们竟然在高山顶部建设巨额投资的水电站,这些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却极低,投资几乎无法收回。例如在河北丰宁,一座山顶水电站就投资了187亿元人民币,可最终只能发出低效的电力。现在,广西一座类似的水电站项目又准备投入70亿元建设。这简直像是一个本本生意:用100块钱买进货物,加工后只能卖出80块。正常人都不会做这样的亏本买卖,但这种水电站项目却还在我国层出不穷。面对这一违背常理的现象,我们不禁要问:明明看起来赔本无比,专家们为何还执着地在高山顶部建设这些水电站?他们的考量到底是什么?抽水蓄能电站

   

前言在我国,一些专家们竟然在高山顶部建设巨额投资的水电站,这些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却极低,投资几乎无法收回。
例如在河北丰宁,一座山顶水电站就投资了187亿元人民币,可最终只能发出低效的电力。
现在,广西一座类似的水电站项目又准备投入70亿元建设。
这简直像是一个本本生意:用100块钱买进货物,加工后只能卖出80块。
正常人都不会做这样的亏本买卖,但这种水电站项目却还在我国层出不穷。
面对这一违背常理的现象,我们不禁要问:明明看起来赔本无比,专家们为何还执着地在高山顶部建设这些水电站?他们的考量到底是什么?抽水蓄能电站:亏本生意的背后竟隐藏着玄机抽水蓄能电站,乍一看是亏本生意,但其中竟隐藏着巧妙的赚钱玄机。
它利用水库转换电能与水能的特性,实现了看似亏损的电力储存。
仅河北一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投入就高达187亿元。
然而发电量却只有建设投资的80%左右。
这让许多网友翻白眼,纷纷质疑这种“脱裤子放屁”的亏本买卖。
但是他们忽视了其中奥秘——这种电站最大的作用不在发电,而是将多余电能储存起来。
直接储存电力本身并不容易。
电的本质是大量电子同时流动,一旦使用设备停止,这些电子流动也会随之立即消失,很难进行固定的储存。
将电力转化成其他能量形式再储存相对可行得多。
而在当前各类储能方式中,抽水蓄能电站以其技术成熟、装机容量最大的优势,可谓是其中最理想的选择。
一个典型的抽水蓄能电站通常由两个海拔高度不同的水库组成。
当发电系统产生多余电力时,电站就会启动水泵,使用这些多余电力将下方水库的水抽送到高处的山地水库进行储存,当发电系统电力不足时,它又会打开水闸,让高处储水根据重力自然流入下方水库,再带动水轮机进行发电。
这样通过循环使用水的势能,重复地进行充电和放电,大大提高了水能的利用效率。
相比许多其他储能方式,抽水蓄能电站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极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以及巨大的装机容量等诸多优势。
这让电网系统可以更加稳定、高效地运行,是当前较佳的大规模储能方式选择之一。
虽然这样的电站需要大量先期投资建设,但它所提供的多重功用和对电力稳定供给的重要作用,已使这笔投资变得非常具有价值。
抽水蓄能电站的高投入,并非一文不值,而是实现了电力的循环利用。
它独特的储能转换过程,正是这亏本生意背后隐藏的百里挑一玄机所在。
“抽十发八”为何不算亏?电力行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供电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人民生活。
为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各国纷纷研究储能技术以实现能源储备。
抽水蓄能电站便是当前较为成熟且经济的储能选择之一。
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行也面临诸多挑战。
建设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需要数以百亿计的资金投入,涵盖水库、水泵、水轮机等设施建设和长期维护。
为让其真正发挥经济效益,还需要进行精确的市场需求预测、用电高峰期测算与调度。
巨额的前期投资、精准的调度管理仍是一大难题。
只有准确把握时机,释放水能,才能获取较高电价,弥补损耗。
这需要与电网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建设大型水坝和水电站是一项重要的能源储存技术,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它对周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实施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时,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和减轻对野生动植物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合理规划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选址和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周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态需求。
同时,科学运营也是确保电站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的重要措施。
定期监测和评估生态影响,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是必不可少的做法。
还应该采取生态补偿措施,为受影响的野生动植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地,确保生态平衡的恢复和保持。
同时,加强公众意识和参与,让社会各方更了解项目的生态影响,共同努力保护生态环境。
只有在合理规划和科学运营的前提下,抽水蓄能电站才能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可持续的能源开发和利用。
虽面临多重难题,抽水蓄能却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可有效利用电网多余电力,在电量紧张时刻释放储能,提高电网调峰能力和稳定性。
相较于其他储能方式,抽水蓄能转换效率高、储能容量大、成本相对低廉,技术也比较成熟,已在全球范围广泛应用。
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可以促进新能源消纳,提升电力安全保障能力。
它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电力可靠供应的重要手段。
随着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电力系统对抽水蓄能的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符合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转型的战略。
尽管投资巨大,运营复杂,但其在调节电力供需、促进绿色发展方面作用日益凸显。
可以预见,抽水蓄能电站将在我国未来能源体系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抽水蓄能电站,电能储存的“杀手锏”电力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电力的储存却一直是一个难题。
电能的储存远比想象的难。
电能无法暂停,也不像石油可以储存在容器中。
电能的损耗无法避免,就像空气中的物体会受到阻力。
普通的电池也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电能储存需求。
要储存一座城市一天的电量,需要占地广阔、造价高昂的超大电池。
但是,电力系统必须保持稳定运行。
发电量必须匹配用电需求,否则会严重影响经济。
频繁启停发电机组有安全隐患。
发电机停运后再启动,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难题在于,电力供大于求时会造成浪费,而供不应求又会影响生产。
仅仅依靠小型电厂无法完成对电力的调控。
主力电厂为保证安全,也难以频繁启停。
目前,被认为是最优秀的电能储存方式是"抽水蓄能"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有效地将多余的电力转换为水的势能,进行储存。
具体实施方式是将水抽升至高处的水库,在电力需求高峰时再利用水流通过水轮机发电。
尽管这种技术似乎在转换过程中存在损失,但它解决了电力调节问题,这在当前阶段非常重要。
抽水蓄能电站虽然效率较低,但在目前的电力储存方法中仍然是一种最具优势的选择。
它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同时也可以规模化建设。
抽水蓄能电站,一种看似“赔本”的买卖,却能够解决电能储存难题,是电力系统调控的大杀器。
中国还计划继续扩大抽水蓄能发电规模,以进一步增强电网的调节能力。
预计到2025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将达到3.5亿千瓦,届时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抽水蓄能系统。
这无疑将大幅提升我国电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合理运营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截止2021年9月,我国的正在生产抽水蓄能电站的规模已高达3249万千瓦,还在打造的规模也高达5513万千瓦。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清洁能源发电的重视,以及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所致。
据相关文件指出,2024年丰宁电站全部12台机组投产后,将为华北电网带来长达10.8小时的电,还将减少12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我国的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将会在2025年提高到6200万千瓦以上,将会在2030年提高至原有规模的一倍多。
这种快速建设的原因在于抽水蓄能电站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抽水蓄能电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要素,如地理位置、地形、水源等,还必须考虑周围环境与生态的影响。
比如,不能选择生态保护区等敏感区域。
另外,水库的渗漏情况也需要评估,防止水资源浪费。
电站最好选择在电网负荷中心附近建设,这样可缩短输电距离,提高效率。
适当的上下水库高度差很重要,这决定了抽水时的水压大小,直接影响发电效率。
合理的高度差设计,是保证电站高效运行的关键。
我国目前采用的抽水蓄能电站运营模式有四种:统一经营、租赁经营、独立经营和委托经营。
统一经营模式可以平衡电站的静、动态功能,但外部投资者难以分享收益。
租赁经营则利于管理,也有利于投资。
独立经营风险最大,委托经营定价更加灵活。
不同模式各有利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未来,我国将不断创新电站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绿色大国。
例如研发新材料、新工艺等。
抽水蓄能电站强大的动力将助力我国建设清洁、绿色的能源体系。
结语抽水蓄能发电看似一种低效的发电方式,但它对能源储备和电网调节意义重大。
然而,高额的建设维护费用令人质疑其经济效益。
我们不能简单以盈亏论英雄,还需考量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会导致资源浪费,应该采取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的手段,使抽水蓄能电站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进入快车道,规模不断扩大。
这标志着中国在电力储存领域位居世界前列。
但过度依赖抽水蓄能是否明智?它能否真正化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我国电力结构?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发展趋势?期待与您进一步交流讨论。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