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核能重启“大转弯”?日本再爆“反核”“拥核”之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8-26   来源:风力发电机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149
核心提示:2022年8月29日,日本政府部分解除“疏散令”,允许居民返回福岛县双叶町。 (视觉中国/图)2022年9月13日清晨,位于茨城县的东海第二核电站一处变压器起火。尽管日本广播协会(NHK)消息称,“起火的变压器位于放射性物质管理区外,不存在核泄漏风险”,但事故依旧引起了外界的担忧。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日本社会已是“谈核色变”,当局陆续关闭了数十座核电站。日本核安全研究所截至2022年8月数据显示,日本政府仅重启了6座核电站的10个核电机组。但日本政府正筹划着大规模重启核能设施。2022年8月底,日本

   

2022年8月29日,日本政府部分解除“疏散令”,允许居民返回福岛县双叶町。
(视觉中国/图)2022年9月13日清晨,位于茨城县的东海第二核电站一处变压器起火。
尽管日本广播协会(NHK)消息称,“起火的变压器位于放射性物质管理区外,不存在核泄漏风险”,但事故依旧引起了外界的担忧。
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日本社会已是“谈核色变”,当局陆续关闭了数十座核电站。
日本核安全研究所截至2022年8月数据显示,日本政府仅重启了6座核电站的10个核电机组。
但日本政府正筹划着大规模重启核能设施。
2022年8月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绿色转型委员会会议上声称,俄乌冲突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日本不仅要“最大化利用现有闲置核电机组”,还应“开发新一代核电站反应堆”。
迫不得已的“大转弯”岸田文雄就任之初,就接过了已故的前首相安倍晋三的“拥核派”衣钵,前者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重启核电。
“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对绿色转型至关重要。
”2022年8月底,岸田文雄公开要求政府官员在2022年年底给出“核能发展”的详细计划。
为了避免日本冬季电力短缺,岸田文雄政府称将力争在2023年夏天重启17个符合安全标准的核电机组。
这些核电机组主要分布在福井县、宫城县、岛根县、新潟县和茨城县等地,包括东京电力公司的柏崎刈羽7座核电机组中的两座,后者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电设施。
岸田文雄发展核电的计划野心勃勃。
依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21年《第六次能源计划》,2030年,日本政府计划让核能发电量占到电力总供应的20%-22%。
2021年,该国的核电发电量占比仅为7.2%。
最高峰时,核电发电量一度占日本总发电量的三成,如今,核能的主导地位已被天然气、煤炭和太阳能等代替。
眼下的“用电荒”是岸田文雄政府重启核能的重要原因。
2022年前三季度,日本就经历了两次供电危机:3月中旬,东京电力公司位于福岛县的火力发电厂因沿海地震停运,在寒潮天气作用下,太阳能、天然气发电并未补足电力差额,日本多地被迫停电。
“我们请求大家合作……将恒温器设置于20℃左右,并关闭任何不使用的灯。
”2022年3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呼吁。
进入夏季后,持续的高温天气以及火力发电站老化等多种因素,又导致日本多地电费上涨、供电吃紧。
7月,日本开启了三个月的“全国节电期”,这是2015年以来日本政府首次呼吁民众“节能”。
岸田文雄还有意延长核电机组运转年限至60年以上,以此达到日本2050年净零碳排放目标。
但《日本时报》文章认为,延长核电机组运转年限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福岛核事故后,为了防止核电机组老化,日本核电机组运转年限减至40年以内。
电荒让日本民众不再“恐核”?“日本可能面临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最大的能源危机。
”岸田文雄稍早前就发出警告。
日本的传统能源相对匮乏,原油、煤炭和天然气等能源严重依赖进口。
该国自然资源与能源署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日本的能源自给率仅为11.2%。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日本能源进口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据美国标普全球公司(S&P Global)统计,日本11%的煤炭、9%的液化天然气以及4%的石油进口均来自俄罗斯。
虽然三菱集团、三井物产因出资开发俄罗斯“萨哈林2号”,可享有优惠的天然气进口价。
但是,2022年7月,日本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的外交制裁后,日本的天然气供应也面临着被“断气”的风险。
当前,日元大幅贬值、国际能源价格大涨又导致日本的能源进口成本飙升。
2022年3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召开的“战略物资及能源供应链对策”会议上,列出了石油、液化天然气、煤炭、制造芯片的氖等7种对俄乌依赖程度高的能源物资。
日本时任经济产业大臣萩生田光一敦促,要采取“立竿见影”的措施应对进口能源短缺。
内外交困中,日本政府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最物美价廉”的清洁能源——核能。
在经历2022年多次电力紧缺后,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十仓雅和呼吁,“在确保现有核电站安全、征得当地居民理解的前提下,应尽快启用核电,否则会出大事。
”“能源短缺和即将来临的寒冬让日本公众转而支持核电重启。
”2022年8月下旬,日本经济学家田中伸男在一场全球大会上说。
相比潜在的核事故风险,日本民众也更在乎温饱问题。
2022年9月9日至11日,日本广播协会一项民调显示,近五成的受访者支持岸田文雄扩大核电的计划,而反对者仅占32%,另有20%的受访者未作出选择。
这是福岛核事故以来,日本民众对核能态度的一次明显转变。
“反核”运动式微但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福岛核泄漏给日本留下了社会心理层面的创伤,使各界对于核问题异常敏感。
在历史上,日本核电也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
1963年,日本茨城县东海村第一座核电站投入运转。
由于核电反应堆需要大量冷却水维持运转,并且多数核电站建在沿海地区,当地村民和渔民成为最主要的反核群体。
上世纪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世界能源危机,为了减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日本政府开始着手发展核能。
“核电是必需的,这一点无需讨论。
”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信誓旦旦。
为了减少“反核”运动的阻力,日本政府向核电站选址地周边的居民提供财政补贴、就业机会。
“当时,我们对是否使用核电也有很大争议。
因此大家组织学习了许多核电相关知识。
”据日本居民富江石川回忆,1985年,日本政府在他的村庄建立了铀浓缩和乏燃料再处理设施。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村民和渔民为代表的反核人数也大幅减少,日本国内的反核情绪也逐渐消解。
截至2011年3月11日,日本共建成54个核电机组,主要分布在本州、四国和九州的沿海地区。
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铀进口国,铀是日本核反应堆的主要燃料。
日本民间机构原子能情报资料室公布数据显示,平均每十年日本百脑汇会从海外采购20万吨氧化铀,哈萨克斯坦是其主要进口国。
但突如其来的福岛地震、海啸与核事故让日本核能陷入危机,国内“谈核色变”、反核运动高潮迭起。
2011年后半年,成千上万的反核抗议者在日本街头游行,高举“再见核电站”“不再有福岛”等标语。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作家村上春树和音乐家坂本龙一等日本名人均是反核运动的支持者。
为了缓和国内的恐核情绪,当时,日本政府被迫推出“零核电”计划,放弃数十座核电站,东京电力公司、东北电力公司陆续改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发电。
但日本经济产业省悲观地预测,若2030年核电占总电量比例降为零,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被拉低1%-5%。
“关闭所有核电站无异于日本在进行大规模经济自杀。
”已故日本前内阁官房副长官仙谷由人警告。
在资源匮乏的日本,“零核电”政策被认为并不现实。
2013年,安倍晋三再次担任日本首相时,他决定废除“零核电”政策,明确提出“日本能源供应框架中应包含核电”,其推出的《能源基本计划》甚至将核电放在“国家重要基础电力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