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鲸探所编辑|鲸探所自从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迫于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人类逐渐意识到新能源和环境保护对未来的意义。
于是,可再生清洁能源重新回到了人类的视野中,而工作原理最简单的风力发电则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我国也在全力发展清洁能源,最大程度上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当我国在风力发电领域取得巨大进步的时候,一些西方国家却不安好心,纷纷站出来指责风力发电的危害,并且称它为“垃圾电”,甚至还要求其他国家停止研究该项技术。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全球大力推广风力发电风电的故事还得从“童话王国”丹麦说起。
在1891年的时候,丹麦的气象学家保罗·拉·库尔引入了空气学的原理,设计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现代意义的风力发电机。
在之后的10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更是从主流技术路线到先进材料的研发,从世界首个海上风电场到覆盖全球的商业网络。
可以说,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北欧小国丹麦,一直在傲立在风电产业金字塔的尖端俯视着全球。
而风力发电的本质其实就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风经过发电机叶片的时候,会带动叶片旋转,然后在偏航装置的帮助下,电子控制器可以改变叶片的方向,这样一来,就能够接收到更多的风能。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欧美在稍微改造航空林谷的旋翼技术之后,成功的做出了风力发电的装置。
不过因为当时的技术有限,所以造出的型号很小,再加上当时化石燃料盛行,抛弃这些去研究风力发电是有点不现实的,他们最多就是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安装几个。
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各国开始注重环保,对于化石燃料产生的污染也是十分头疼,此时沉寂了四十多年的风力发电再一次被大家提了起来。
1980年,美国在北卡罗纳州的蓝领山上,建造了当时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风车,在这之后,其他国家便紧跟美国的步伐,在自己国家建设风力发电厂。
要知道,风能是一种没有污染性的能源,而且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风力发电在全球范围内盛行。
2012年的时候,欧洲的风电就已经覆盖将近5000万人,当时欧洲的风能协会还十分兴奋的表示:预计到2050年,全欧洲人能能够用上风力发电,到时候,整个欧洲都会因此受益匪浅。
事实上,我国在风力发电的领域,起步时间相对是比较晚的,可以说整整落后了其他国家十年的时间。
然而我国却只用了五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十五年的历程,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一风力发电大国。
可是在本世纪初,又或者是在更早之前,原本“24小时连轴转,一年365天不眠不休”的风力发电,不仅没有获得最佳员工奖,反而是面临着被迫下岗的命运。
西方国家大量拆除2020年6月份,美国加州对外宣布,将会拆掉460座风力发电机。
在这之后,欧洲国家还是像往常一样,跟随美国的步伐,开始大力拆除风力发电机。
根据欧洲风电行业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年底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预计在2023年年底的时候,欧洲国家至少会有1.4万片风力发电机叶片会宣布报废。
单单美国一个国家,就有高达210吨的风力发电机叶片成为了“废铁”。
而他们给出的原因则是,风力发电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有西方学者认为,风力发电已经严重影响到鸟类的生存环境了。
不仅如此,美国渔业与野生动物协会,曾经做过一项关于鸟类生存的报告,他们在报告中指出,美国每年有10万到50万只鸟,都是死于风力发电机巨大的涡轮叶片之下的。
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国家也纷纷表示,自己国家却有许多鸟类死于风力发电机。
就比如在2014年的时候,伦敦经济学院就对这件事情进行过评估,他们的结果表明,每年大概有超过10万只鸟,都会受到风力发电机的伤害。
如果要问谁最希望拆掉风力发电机的话,那么鸟类肯定是第一个站出来的。
对于鸟类来说,这些“大风车”简直就是绞杀机,甚至是百杀百中,根本不会漏掉任何一个从它附近飞过去的鸟类。
在鸟类的眼中,这些不知道何时突然就转动的大风车,虽然看起来十分笨重,可是速度却一点都不慢,那些恰好在叶片周围,又或者是突然撞上去的鸟类,就那么一瞬间,就失去了再次飞翔的机会。
因为鸟类有着趋光的天性,特别是在夜晚的时候,风力发电上红色的光源对于它们来说,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
而除了鸟类之外,还有许多小昆虫也对光源十分敏感,看见光就飞扑上去,在光源和食物的诱惑下,鸟类就会直接飞过去。
可是它们一旦飞过去的话,那么下一秒就会被“绞杀”。
除此之外,西方国家还表示,风力发电机不仅给鸟类带来了伤害,还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伤害。
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因为欧洲的国家领土面积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所以这也就导致他们的风力发电机选址非常困难。
无奈之下,国家只能把风力发电机建设在离人们居住地比较近的地方。
可是一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家躺在家里睡觉时,总是能够听到大风车转动时产生的噪音。
如果只是几天的话,人们还能坚持坚持,可是这样的事情,却是日复一日,日日如此。
长时间下来,附近的人们也对风力发电机有意见了,更是直接上街行走抗议,希望国家能够重视这个问题。
久而久之,国家对于风力发电机的使用,肯定会再三思索的。
再说了,风力发电机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虽然说它的外形十分高大,可是结构却不够结实,几十上百米的支撑柱其实是空心的。
2021年4月10日,我国江苏就曾发生风力发电机意外倒塌的事故。
根据相关信息显示,倒塌的风力发电机才建成不到半年,其中有一节直接从焊口断开了,看起来让人触目惊心。
所幸当时无人经过,也没有人员伤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除此之外,西方国家给出的原因也是什么都有,还有人说风力发电机在运作的时候,转动的叶片会影响到周围的空气和水蒸气的运动。
这样的话,那么发电机周围的空气就会上升0.24摄氏度,不仅会对发电机周边的局部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影响湿气和降水量。
还有人称,转动的叶片会改变光线,从而影响蜜蜂授粉,这样一来,风力发电场周围的植物生长周期就会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减少。
基于种种原因,西方国家便对外声称,决定要大力拆除风力发电机。
我国大力推广很多网友一看,欧美国家正在大量拆除“大风车”,毕竟会破坏生态环境,可是我国却不仅没有停下脚步吗,反而是如火如荼的建造更多的风电场,是不是不在乎生态环境。
其实对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崇洋媚外”。
西方国家说的噪音问题,是因为他们国家领土面积小,这也是他们的缺点,所以人们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才能感觉十分吵闹。
可是我国地大物博,仅仅是西北地区,那里地广人稀,人们居住的地方业欧十分分散,而风力发电机的噪音,在这里可以说是基本不存在的。
在地被地区进行风力发电,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既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利用了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得天独厚的地形和环境条件。
不仅如此,我国在选择大风车的修建地址前,就已经进行了调查,把大风车的选址和鸟类迁徙的路线设计成垂直的,这样一来,就减少了鸟类撞上的概率。
事实上,这根本就不是欧美国家选择大面积拆除风力发电机的原因。
就比如说美国,他们说每年死在风力发电机下的鸟类有五十多万,可是他们却忘了,在美国,每年仅仅是撞到高楼大厦上的鸟,就足足有6亿多只。
既然这样,那么美国为什么不禁止建造高楼呢?其实归根究底,只不过是在利害的比较之下,他们只是选择了利于自己的那一面。
因为这些所有的影响都是从风力发电机设立的第一天,就客观存在的问题,也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问题。
只不过是因为它们的“性价比不高”了而已。
欧美国家没有完整的风力发电机生产线,所以这也就导致他们对于进口的依赖性比较强,一度导致他们出现了工业空心化的问题。
而且他们国家的人口也不多,对于电力的需求也没有那么大,精打细算之后,发现风力发电机投入大、产出回报少,所以才会逐步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