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荷兰首座浮动式风电场开工,原设计师竟来自中国,还是清华的教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8-26   来源:风电塔筒   作者:风力发电机   浏览次数:141
核心提示:这两天,头条已经被人工智能的AlphaGo Zero霸占了曾经的傲娇选手柯洁甚至还发出了“人类太多余了”这种感叹,不要太气馁啊少年人!人工智能再牛B不还是得靠人类饲喂电量才能运作吗?机器人的耗电量可不是盖的,老版的AlphaGo甚至需要一台机器+48个TPU,资源过耗的形势下,挪威新能源界的巨头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最近倒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由其承建的全球首个多涡轮浮动式风电场“Hywind Scotland”,已经悄咪咪的开始向苏格兰电网供电了!!!Hywind Scotland也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大的海上浮动

   

这两天,头条已经被人工智能的AlphaGo Zero霸占了曾经的傲娇选手柯洁甚至还发出了“人类太多余了”这种感叹,不要太气馁啊少年人!人工智能再牛B不还是得靠人类饲喂电量才能运作吗?机器人的耗电量可不是盖的,老版的AlphaGo甚至需要一台机器+48个TPU,资源过耗的形势下,挪威新能源界的巨头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最近倒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由其承建的全球首个多涡轮浮动式风电场“Hywind Scotland”,已经悄咪咪的开始向苏格兰电网供电了!!!Hywind Scotland也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大的海上浮动风力发电场,整个项目耗资超过2亿英镑,共由五台风力发电机组成,预计将产生30兆瓦的电力,可以满足两万户普通家庭的用电需求,以风力作为主要发电能源的场景竟然真的要实现了?独特的创新技术使得该浮动式风电场可以在95-120米深的水域进行运作,官方声称Hywind涡轮的浮力其实已经可以达到800米,这是一般的发电设备所难以企及的它的水下部分很简单,就一个细长圆柱体,吃水深约100米,对于水比较深的海域也能适用这么大型的发电系统,设备也不可能是轻量级的,每台风力发电机重达11500吨,叶片宽度达到75米,几乎等同于飞机机翼的宽度,储电量据说可以达到500万台iPhone的电量。
Hywind项目虽然意义重大,但一开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2016年3月21日正式开启就争议不断首先就是成本问题,这项漂浮式风力发电技术中用到的涡轮机,通常需要油气行业中的巨型起重机船来进行运输,光是起重机船的租赁费用就耗资巨大,直接导致项目开发成本飙升到传统近海风电场的两倍每个涡轮机都必须有起重机船拖着这种每天烧钱短时间又看不到明显成效的项目听上去就像天方夜谭,但是显然苏格兰政府非常给力,不仅大方的出了钱,还委派了苏格兰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及设备供应商协助支持,果然有政府支持就是霸道。
苏格兰政府其实也有自己的考量,一方面随着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本已经有显著的下降,从2012年以来,海上风电场的能源价格就下降了32%,对比核电技术可谓是进步神速,再加上国家石油公司独有的创新电池存储解决方案和历经6年的原型机运行成功实验,只要没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项目成功是妥妥的。
钱到位后一切都好说了,挪威的技术团队为什么会选择苏格兰作为试运营点,就是看中这里的环境优势风电场对于水域的要求和苛刻,普通的固定式发电设备只能用于40米深的海域,虽然Hywind对水深已经有所突破,但是苏格兰囊括了整个欧洲四分之一的近海风能资源,苏格兰阿伯丁郡Peterhead海岸更是少有的水浅面积又大到足够建立风电场的海域,选择这里作为试点简直不能更合适。
悬浮式风力发电技术其实在这里并不是首创,严格来说世界上首个悬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的设计者来自于中国早在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后进入东京工业大学留学的华人教授石原孟,就曾为日本设计过一款浮动式风力发电基站,当时甚至被日本首相安倍称为“日本举全国之力推进的一项新能源开发项目”,为此投入了200亿日元的研究基金,并在日本福岛县近海正式投入使用,而Hywind风力发电场在技术上显然更为成熟,影响也更为广泛。
国内风力发电市场虽然也在发力,但浮动式的风力发电技术对于中国漫长的沿岸浅水水域显然并不适用,所以改为以重力式和单桩式为基础的风力发电机组,自2016年开始,半年内的风力累计发电量达到6390万千瓦时,预计到2017年底,发电量将超过1亿千瓦时目前为止,英国和德国的风力发电量遥遥领先,挪威凭借这项漂浮式风力发电技术有望成为一匹黑马,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有信心在2030年之前将Hywind浮动风力发电厂的能源成本降低到40-60英镑/MWh,预计每年可以节省34.6亿美元,目前正在同其他国家政府洽谈新的项目。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