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九上历史全册测试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1   来源:风电设备   作者:海上风电   浏览次数:154
核心提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1分)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 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上述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B.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C.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D.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2.(1分)《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到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分)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 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
上述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B.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C.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D.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2.(1分)《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到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雅典(  )A.物产丰富 B.称霸地中海C.海上交通便利 D.工商业非常发达3.(1分)“种姓是一种天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把人分为思想家、战士、商人、农民、手工业者等,因为这种刻意分工使得每个人在各自的领域效率更高,更容易获得成就。
”这段材料的主要观点是种姓制度(  )A.使社会等级十分森严 B.有利于社会的进步C.造成社会的不公平 D.高等种姓中人才众多4.(1分)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
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
”此国王是(  )A.胡夫 B.伯里克利 C.汉谟拉比 D.穆罕默德5.(1分)“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
”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因果A凯撒命人编制“儒略历”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B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查理曼帝国走向分裂C拜占庭人长期采取封闭保守的态度拜占庭文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D苏格拉底将思考转向人类社会成为百科全书式学者,创立逻辑学A.A B.B C.C D.D6.(1分)“农奴的房舍、可耕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都归领主所有,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以使用它们。
”文中的情景当出现于(  )A.希腊“古典时代” B.中国夏商时期C.吠陀时期的印度 D.中世纪的西欧7.(1分)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
但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
1112年,愤怒的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
经过多年斗争,最终取得自治地位。
由此可见,在争取城市自治过程中的常用手段是(  )①金钱赎买②获得封地③武力斗争④兴办大学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8.(1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为(  )A.全面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B.几乎蔓延到了西欧所有国家C.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D.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9.(1分)“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
”材料反映了(  )A.庄园制度的兴起 B.租地农场的产生C.手工工场的产生 D.工厂制度的建立10.(1分)据统计,仅1500﹣﹣1650年的150年间,西班牙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
这主要反映了(  )A.三角贸易的互利性 B.早期殖民活动的重要性C.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D.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11.(1分)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净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北美独立战争”。
依据所学知识,你知道这枪声响起的地方是(  )A.来克星顿 B.萨拉托加 C.约克镇 D.纽约12.(1分)“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材料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  )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B.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C.成功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D.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13.(1分)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有力地指导了英国的宪章运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D.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14.(1分)《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A.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B.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C.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15.(1分)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
这里强调了拿破仑(  )A.受到了德国人民的欢迎 B.损害了德国的利益C.传播了法国革命的精神 D.有利于德国的统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5分,第18题12分,第19题8分,共35分。
请按要求作答。
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一种政治发展的新模式。
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建立的“近代宪政体制”的类型,并从材料中归纳这种宪政体制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首脑怀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
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
——《大国崛起•美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位美国的开国者,并概括指出美国是如何“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的。
材料三 法国革命是一件长期工作的最后完成,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同样也会倒塌。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了。
此后,很多地方的农民也效仿巴黎,摧毁了各地的监狱,焚毁了贵族的城堡。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在人民的推动下,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了多项法令,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还通过了以启蒙思想为基础的《人权宣言》,这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誉为“新制度的诞生证书”。
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同样也会倒塌“的理解,并从材料中概括法国第三等级在大革命中的贡献。
(4)综上,概括三个国家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体现的一种智慧。
17.(5分)阅读材料后判断。
发达的商品经济,宽松的政治氛围,使希腊城邦孕育、诞生了杰出的文化成就。
在古代世界各个文明中,希腊文化最具有科学性与民主性。
尽管希腊文化的文化基础是吸收东方文化发展起来的,但其文化成果光辉盖世,获得“古典”的美名……古罗马与古希腊一样,同属于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同样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但古罗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和整个地中海区域的统一、东西方文化进一步交汇融合分不开的。
它吸收了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尤其注意对希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由于受自身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在文化成就上,只是在建筑与法学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
在文学与艺术等方面多是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成就,缺乏创新意识。
但是,罗马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希腊文化的吸收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对其精华采取拿来主义,对其糟粕加以抛弃。
唯其如此,罗马文化才得以继承希腊传统,又保持民族特色与独立发展;罗马文化才得以与希腊文化共同构成西方文化的古典传统。
﹣﹣摘编自谢振玲《论古希腊文化对古典文化产生的影响的原因》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涂“C”。
(1)古希腊文化的发展受到了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
   (2)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成就对世界影响深远。
   (3)古罗马文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超越了古希腊文化。
   (4)古罗马文化在各个方面都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
   (5)相互交流与批判地吸收促进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
   18.(12分)李老师组织某历史兴趣小组对人类近代以前的文明发展历史进行专题探究。
请你跟随他们一起完成探究。
探究一:第一组同学根据某旅行团的旅游路线绘制了下图一的简图(其中A、B、C、D四地代表人类古文明的几大地区),同时,还精选了该旅行团拍摄的几张照片(见如图二、图三、图四)。
(1)请分别说出图二、图三、图四的照片在图一中的拍摄地点。
(将图一中的字母填入以下对应的括号中)图二     图三     图四    探究二:第二组同学搜集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古代战争与历史演进的关系时的一段文字:暴力、战争、掠夺、抢劫等等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古老文明被蛮族破坏,灾难深重,接着就重新形成另一种社会结构。
对野蛮的征服者民族来说,正如以上所指出的,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
(2)概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并举一例加以说明。
探究三:第三组同学在图书馆搜集了(美国)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中的一段材料: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
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
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3)根据第三组搜集的材料,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这句话的理解。
探究四:如图是李老师绘制的思维导图。
(4)根据以上思维导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图中“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模式,从A、B、C三处任选两处补填方框的内容。
19.(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0年和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资料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