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最高电力负荷同比增%破纪录!四川今夏为何缺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1   来源:节能风电   作者:风电招聘   浏览次数:130
核心提示:7月以来,四川省面临历史同期最高极端气温、历史同期最少降雨量、历史同期最高电力负荷三“最”叠加的严峻局面,其中,用电需求最高负荷已跃升至6500万千瓦,同比增长25%。作为中国水电第一大省的四川,也是“西电东送”中通道的主要输出地,为何突然缺电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四川电力供需与分配情况,带您一探四川电力发展格局。高温干旱的极端天气,导致四川电力需多供少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四川往年的最高电力需求负荷基本在8月出现,如2020年的最大用电负荷为4701.2万千瓦,出现在2020年8月10日

   

7月以来,四川省面临历史同期最高极端气温、历史同期最少降雨量、历史同期最高电力负荷三“最”叠加的严峻局面,其中,用电需求最高负荷已跃升至6500万千瓦,同比增长25%。
作为中国水电第一大省的四川,也是“西电东送”中通道的主要输出地,为何突然缺电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四川电力供需与分配情况,带您一探四川电力发展格局。
高温干旱的极端天气,导致四川电力需多供少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四川往年的最高电力需求负荷基本在8月出现,如2020年的最大用电负荷为4701.2万千瓦,出现在2020年8月10日,随后2021年的8月2日13时13分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达5168.1万千瓦。
而今年,在8月20日四川省通报的数值来看,最高用电负荷已跃升至6500万千瓦,涨幅明显,较去年同期增长四分之一。
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表示,正常情况下,全省居民的日用电量大约是1.3亿千瓦时,近期因高温天气下降温负荷激增,居民日用电量最高飙升至4.73亿千瓦时,增幅达263.8%。
四川已经由七月高峰时期电力“紧缺”转变为全天电力电量“双缺”,也就意味着无论是同一时间所需的最大电力负荷,还是总体电量,都存在着明显缺口。
高温导致的用电需求的上升,加之干旱天气所造成的水电来水不足,导致了电力短缺情况的出现。
据悉,四川天然来水电量由同期约9亿千瓦时下降至约4.4亿千瓦时,降幅超51%,保障成都等负荷中心用电的多个主力水电站水库蓄水几乎消落至死水位,出现“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四川水力发电占全省发电量的81.6%,是绝对的发电主力,水电发电能力的断崖式下降,造成全省供电支撑能力大幅下跌。
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13省支援50辆应急发电车面对严重缺电的极端情况,四川省下发《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的紧急通知》,要求从8月15日开始,对四川电网有序用电方案中所有工业电力用户,实施为期6天的生产全停,放高温假,让电于民。
8月21日零时,四川省启动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是今年1月《四川省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应急预案(试行)》印发以来首次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要求全省除攀枝花、凉山的19个市(州)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限电时间持续至8月25日24点。
据当地媒体报道,许多城市非民生用电全部让电于民,暂停使用空调系统;所有灯光秀、景观灯、店招、广告灯箱、广告显示屏、公益宣传屏、形象标识灯全天候关闭。
“让电于民”成效明显,8月22日,全省电力负荷已由最高峰的5910万千瓦降至4900多万千瓦。
8月18日起,为支援四川电力保供,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从北京、山西、山东、江苏等13个省(市)调运的50台应急发电车陆续抵达四川,主要为居民小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提供应急电源,及时接入供电区域内重过载设备。
最新消息显示,随着气温下降,局部地区降雨,四川用电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
28日四川水电日发电能力为4.6亿千瓦时,比前段时间最低值回升了9.5%。
截至28日中午12点,四川省一般工商业用电已经全部恢复,除高载能行业外,大工业用电正在逐步恢复用电。
后续水电来水持续好转后,大工业用电将全部恢复正常用电。
全国每100度水电就有28度来自四川,三分之一四川生产电量供调出四川常年电力情况如何?作为水电大省,所生产的电力又是如何分配的?在8月18日举办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四川专场上,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强表示“千河之省”四川是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水电装机容量超过4个三峡水电站,全国每100度水电就有28度来自四川。
2021年末数据显示,四川水力发电装机容量达8947万千瓦,水力发电量3531.4亿千瓦时,占全省发电量的81.6%,高于全国67个百分点,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四川省的水力发电于2017年时已经超过全国水电的25%,达3041.2亿千瓦小时,至2020年水电发电量已达3541.38亿千瓦小时,占比为全国水电的26.1%。
国家能源局今年7月发布的《电力业务资质管理年度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持证发电企业共有12825个,持证发电企业数量最多的前五个省(区)为山东1078个、四川744个、新疆727个、江苏695个及云南664个。
其中江苏、山东为负荷集中地区,其余均为能源富集地区,这就意味着四川是能源富集地区持证发电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
统计年鉴显示,四川包括水电在内的各类发电总量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省内的电力生产量已达4182.3亿千瓦小时,较2016年增长812.5亿千瓦小时。
省内电力消费量也有明显增长趋势,由2016年的2101亿千瓦小时增长至2020年的2880.2亿千瓦小时。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四川省内大多电力用于工业,2020年工业用电量达1776.9亿千瓦小时,足足是居民生活全年用电的3倍有余,这也侧面说明了在缺电时期工业限电“让电于民”的必要性。
数据显示,2020年四川电力调出量为1425.1亿千瓦小时,是年生产量的34.1%,这一数值在2017年时曾达到40%,这就不得不提到四川在“西电东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西电东送”中通道主力,十年共输送11个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西电东送”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工程项目,将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
“西电东送”由北自南形成了三大输电通道:北通道是将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厂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通道则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广西、云南、贵州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以及云南、贵州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输送到广东。
其中,四川是中通道电力的主要输出地。
四川省内拥有多个大型水电站,其中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干流河段,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是世界第二大水电工程。
今年7月1日,白鹤滩至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是“西电东送”工程的战略大动脉,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超300亿千瓦时。
另外四川还有洛溪渡、乌东德、锦屏、向家坝等多个大型水电站,源源不断产出水电,助力电力调出。
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强日前表示,十年来四川“西电东送”相当于11个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
2025年四川省际联网工程规划示意图据悉,四川通过跨省区输电线路,逐步发展出华东、华北、华中、西北四大区外和区内重庆为主的五个受端市场,依靠“北京+四川”两级交易平台协同作用,形成了以13条外送通道、5大外送市场、2级交易平台、2种外送组合为核心的“13522”省间外送模式,有力促进了外送电规模不断创新高,推动四川清洁能源在全国的优化配置。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数据采集分析:王一雪设计:张博数据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