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为什么新能源行业收入高(新能源为什么涨这么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1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塔筒   浏览次数:162
核心提示:中国外贸新动力 新能源为何强势增长?电动汽车、光伏、锂电池成外贸出口“新三样”2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2022年中国外贸有三大精彩表现,就是站上了新高度,释放了新动能,作出了新贡献。什么是“新动能”?李兴乾说,在去年,以电、光、锂这“新三样”为代表,就是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的出口为代表,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2022年,电动汽车出口增长了131.8%,光伏产品增长了67.8%,锂电池增长了86.7%。国家铁

   

中国外贸新动力 新能源为何强势增长?电动汽车、光伏、锂电池成外贸出口“新三样”2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
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2022年中国外贸有三大精彩表现,就是站上了新高度,释放了新动能,作出了新贡献。
什么是“新动能”?李兴乾说,在去年,以电、光、锂这“新三样”为代表,就是以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的出口为代表,我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2022年,电动汽车出口增长了131.8%,光伏产品增长了67.8%,锂电池增长了86.7%。
国家铁路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
其中明确,积极鼓励开展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业务。
国家铁路局运输监管司司长王忠刚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350万辆,其中整车出口达50万辆,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整车出口最多的国家。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出口量激增,对铁路运输提出了迫切要求。
《意见》的出台,将有效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用和铁路运输绿色低碳优势的充分发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销售688.7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全球销量占比超过60%。
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151.8万辆,同比增长1.5倍。
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售占比达到79.9%,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预计今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2月3日表示,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总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产业生态,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在“双碳”战略大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迎来巨大风口。
新能源行业全景调研新能源产业承载着能源革命、交通革命、技术自主创新、产业弯道超车以及实现“双碳”目标等多重战略意义,既是世界尖端科技的比武场,也是全球各国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
在政策的先期引导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形成了规模优势和供应链优势。
在企业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在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方面取得了技术领先优势。
全球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有半数以上是我国企业,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已经连续五年位列全球第一。
当前,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在确保相关技术自主可控的前提下,中国新能源企业将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与全球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展开密切合作,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且增长势头未减。
然而能源需求增加与常规化石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却日益突出,发展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为“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开足马力、快速发展的势头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到,加强新能源生产使用和制造业绿色融合。
顺应分布式、智能化发展趋势,推进新能源生产服务与设备制造协同发展。
多地也相继出台政策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如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省政府关于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到,到2022年,在绿色新兴产业领域培育形成3-5家百亿级龙头企业,20家左右技术领先的骨干企业,30家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重点企业。
“十四五”“十五五”期间,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需要保持合计年均1亿千瓦以上的大规模发展,以持续快速地推动能源供给侧清洁化、低碳化发展。
为推动新能源实现产业和技术升级,中国要推进新能源产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升级;加大对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升级支持力度,实现新能源产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退役风电机组、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和新产业链发展,实现产业链全生命周期闭环式绿色发展;推进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推动关键基础材料、设备、零部件等技术升级;瞄准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储能、氢能、新一代核能体系、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天然气水合物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示范项目。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行业的生产成本正在逐步降低,新能源的产品市场也将进一步打开,全球新能源革命正处于爆发增长期。
政策是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风向,回顾近十年来新能源产业相关政策,从最初的尝试探索到后面建立技术优势、全方位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我国的新能源产业迎来发展风口,产业之间的融合愈发紧密,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
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新能源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新能源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